[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燃油调节器的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5099.9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旭;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顺泰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9/28 | 分类号: | F02C9/28;F02C9/30;F02C7/22 |
代理公司: | 11255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油系统 回油管路系统 连通 燃油柱塞泵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燃油 燃油调节器 调节器 供油压力 管路系统 泵头 供油 控温 油箱 预留 恒定 性能测试技术 性能测试装置 板式换热器 低温启动 阀门开闭 供油流量 连续可调 预热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燃油调节器的性能测试装置,涉及发动机燃油调节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供油系统连通泵头,泵头通过第一预留管路系统、第二预留管路系统连通待测燃油调节器,待测燃油调节器连通第一回油管路系统和第二回油管路系统,第一回油管路系统和第二回油管路系统连通供油系统;供油系统包括有燃油柱塞泵组、燃油柱塞泵组、板式换热器、控温油箱;控温油箱可提供恒定温度的燃油,对供油系统进行预热,供油系统通过燃油柱塞泵组及通过阀门开闭调整来调节供油压力。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供油温度、压力和流量的自动控制,具有较宽供油温度范围和供油流量范围,可进行低温启动试验,在较宽的供油压力控制范围连续可调,控制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轴发动机燃油调节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供油温度、压力和流量的自动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的用于发动机燃油调节器的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泵调节器由低压泵、高压泵、燃油计量单元、导叶控制单元和备份单元等组件组成。燃油泵调节器能够为燃油系统提供增压燃油,按控制器的要求计量燃油流量,并对压气机导叶进行调节。当控制器失效时,能切换到手动应急备份模式,保证发动机安全工作。
如图1所示,现有涡轴发动机燃油调节器性能测试试验台回油管路通过模拟喷嘴进行喷油,高压泵进口和低压泵出口没有与待测燃油调节器连接的预留管路系统,现有测试试验台无法实现燃油压力、温度及流量的自动控制,测试精度不高,无法满足现阶段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供油温度、压力和流量的自动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的用于发动机燃油调节器的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燃油调节器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供油系统、第一回油管路系统和第二回油管路系统,所述供油系统的供油出口连通有泵头,所述泵头的低压泵出口和高压泵进口通过第一预留管路系统连通待测燃油调节器,所述泵头的高压泵出口通过第二预留管路系统连通所述待测燃油调节器;所述待测燃油调节器的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路系统和所述第二回油管路系统,所述第一回油管路系统和所述第二回油管路系统连通所述供油系统的回油进口;
所述供油系统的回油进口处设有第一气动球阀,所述第一气动球阀连通有第二气动球阀,所述第二气动球阀连通有燃油柱塞泵组,所述燃油柱塞泵组连通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连通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有控温油箱;
所述控温油箱的出口连通燃油加热器,所述燃油加热器的出口连通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口分为两路分别连通第三气动球阀和第四气动球阀;所述第三气动球阀的出口连通所述供油出口;
所述第四气动球阀的出口连通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气动球阀和所述第二气动球阀之间、所述第三气动球阀和所述供油出口之间以及所述控温油箱上均连通有压力变送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温油箱上还设有安全阀和液位变送器,所述控温油箱的底部以及所述控温油箱与所述燃油加热器之间均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三气动球阀和所述供油出口之间的压力变送器以及所述控温油箱上的压力变送器均依次连接有测压接头和针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油管路系统的安全阀的出口连通第五气动球阀,所述第五气动球阀的两路出口分别连通有第一比例流量调节阀和等效模拟喷嘴,所述第一比例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等效模拟喷嘴的出口共同连通第一回油管路系统的回油管路的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回油管路系统的安全阀的出口连通有第二比例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比例流量调节阀的出口连通第二回油管路系统的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顺泰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顺泰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5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少滑油泄漏的密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门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