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0360.0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美;徐桂锁;经奇学;凌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道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3/04 | 分类号: | F16F3/04 |
代理公司: | 32315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奚兴邦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减震器 减震器 减震本体 上连接板 下连接板 倾斜方向 压缩弹簧 一端连接 伸缩杆 缓冲 锥体 抵触 震动 本实用新型 汽车减震器 活动套接 平行设置 倾斜设置 竖直设置 竖直向上 外设装置 连接板 围合成 有效地 中心轴 重合 均布 柱形 锥尖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该装置包括柱形的减震本体,减震本体包括一根伸缩杆以及活动套接在伸缩杆上的压缩弹簧,减震本体一端连接有上连接板,另一端连接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平行设置,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上连接板,另一端抵触在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外侧与下连接板外侧均设有与外设装置连接的支座,所述减震本体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减震器以及以主减震器为中心均布有至少三根辅减震器,各辅减震器围合成锥体,锥体的锥尖竖直向上设置与主减震器的中心轴重合。由于倾斜设置的辅减震器的存在,辅减震器有效缓冲吸收倾斜方向的震动,弥补主减震器不能缓冲吸收倾斜方向震动的缺陷,同时有效地保护主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作用的汽车减震器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768899.X,专利申请日为2018.07.13,申请公布号CN108843730A,申请公布日为2018.11.20,该装置包括上安装环、上焊接头、上立柱、连接柱、减震弹簧、上橡胶垫、弹簧主体、下橡胶垫、液压外杆、下立柱、下焊接头、下安装环、内环、垫圈、外环、密封环、下挡圈、橡胶密封套、上橡胶环、密封套主体、下橡胶环、液压内杆和上挡圈,所述上安装环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固定在上焊接头的上端位置处,所述上焊接头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上立柱,所述上立柱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上挡圈,所述上挡圈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液压内杆,所述液压内杆的下端套接有液压外杆,所述连接柱、液压内杆和液压外杆上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液压外杆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下挡圈,所述下挡圈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下立柱,所述下立柱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下焊接头,所述下焊接头的下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下安装环,所述减震弹簧上套接有橡胶密封套,所述橡胶密封套和上立柱、下立柱通过密封环密封固定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竖直方向的压力和侧向压力,该减震器只能承载竖直方向的压力,难以承受侧向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持侧面缓存的汽车减震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器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柱形的减震本体,减震本体包括一根伸缩杆以及活动套接在伸缩杆上的压缩弹簧,减震本体一端连接有上连接板,另一端连接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平行设置,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上连接板,另一端抵触在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外侧与下连接板外侧均设有与外设装置连接的支座,所述减震本体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减震器以及以主减震器为中心均布有至少三根辅减震器,各辅减震器围合成锥体,锥体的锥尖竖直向上设置与主减震器的中心轴重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上连接板的支座与外设装置铰接,下连接板的支座与外设装置铰接,汽车行驶过程中,主减震器与辅减震器均收缩,主减震器缓冲吸收竖直方向的震动,辅减震器缓冲吸收倾斜方向的震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倾斜设置的辅减震器的存在,辅减震器有效缓冲吸收倾斜方向的震动,弥补主减震器不能缓冲吸收倾斜方向震动的缺陷,同时有效地保护主减震器。
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均包括水平设置的圆形平板以及与圆形平板连接的锥形板,锥形板的小口端与圆形平板的外檐连接为一体,上连接板锥形板的锥尖与下连接板锥形板的锥尖均竖直向下设置,且与主减震器的中心轴重合,各辅减震器的一端与下连接板的锥形板连接,另一端与上连接板的锥形板连接,主减震器的一端与下连接板的圆形平板连接,另一端与上连接板的圆形平板连接。
所述伸缩杆包括两根同轴设置的圆杆,一圆杆滑动插接在另一圆杆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道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道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0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副车架的前衬套结构
- 下一篇:可调阻尼的磁悬浮式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