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4181.8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9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邱万超;曹自海;吴启泉;李昌明;黄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3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冯右明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膜 加热继电器 动力电池 加热系统 支撑件 电池模组 电池包 串联 工作温度区间 负极电连接 低温环境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加热成本 加热效率 第一端 电连接 正极电 冲压 减小 冷板 加热 申请 | ||
1.一种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继电器,由各电池模组串联形成的电池包,以及由各加热膜串联形成的加热膜组件;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加热继电器的一端,负极电连接所述加热膜组件的第一端;所述加热膜组件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加热继电器的另一端;
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加热膜的第一表面层之间的冲压冷板,以及多个支撑件;各所述支撑件与各所述加热膜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加热膜的第二表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层与所述第二表面层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第一表面层为PET绝缘层,所述第二表面层为PET绝缘层,所述中间层为铜镀铝箔合金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与所述冲压冷板胶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层上的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靠近所述第二表面层的板面;
所述板面设有用于吻合镶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发泡硅橡胶支撑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冲压冷板之间的导热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在所述加热继电器的一端和所述加热膜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保险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在所述电池包的负极和所述加热膜组件的第一端之间的主负继电器,以及电连接在任意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维护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41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