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便于组装的组件的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6290.X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5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肖璐;李学家;孙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金佰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9C45/42;B25J15/08 |
代理公司: | 34150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产品 夹臂 夹板 固定杆 抓手 本实用新型 机械手 传送平台 工作效率 夹持 转轴 注塑 成型加工 相向移动 转动连接 转轴转动 侧面 夹持面 可松开 两侧面 移动 穿出 夹取 卡齿 相离 组装 垂直 背离 保证 进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便于组装的组件的机械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抓手基座,所述抓手基座的一侧面上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并排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抓手基座的两侧面,夹臂的下部夹持面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垂直于夹臂且其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板,同时夹板背离固定杆的一侧面成型加工有若干数量的卡齿。本实用新型当两个夹臂相向移动时,可夹持注塑产品,移动至传送平台,提高工作效率,而两个夹臂相离移动时,可松开夹持的注塑产品并放置到传送平台,卡齿起到增大夹板与注塑产品间摩擦力的作用,从而注塑产品在夹取时不会脱落,保证产品的输送进度,保证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塑便于组装的组件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
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传统的注塑机产品及废料的取出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这样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考虑到保障工人休息,不能连续工作,注塑机不能发挥全部效能,而且人工操作也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近几年自动机械是比较热门的发展方向,但是注塑机机械手一直存在着发展瓶颈注塑行业是一个24小时工作制的行业(停人不停机),因此,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生产效率,越来越多的采用注塑机械手来替代人工生产。但是,现有的注塑机械手多数是通过使用一个气缸来驱动悬臂沿着悬臂中心旋转,然而气缸在使用时需要连接空气压缩机,而且内部接线麻烦,耗能大,专业性较强,维修和维护难度较大,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便于组装的组件的机械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便于组装的组件的机械手,包括抓手基座,所述抓手基座的一侧面上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并排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抓手基座的两侧面,转臂的一端呈圆盘形并固定套装转轴的一端,且转臂呈圆盘形的一端周沿成型加工有半圈的轮齿,同时两个转臂上的轮齿相互啮合连接,两个转臂的另一端朝外侧延伸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夹臂的一端,夹臂的中部折弯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活动臂的一端,活动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抓手基座的尾端,夹臂的下部夹持面固定连接多个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垂直于夹臂且其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板,且夹板与夹臂的之间面固定连接多个弹簧的两端,多个弹簧均布在固定杆的上下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板背离固定杆的一侧面成型加工有若干数量的卡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抓手基座背离转臂的一侧面中部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后端盖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后端盖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当两个夹臂相向移动时,可夹持注塑产品,移动至传送平台,提高工作效率,而两个夹臂相离移动时,可松开夹持的注塑产品并放置到传送平台,卡齿起到增大夹板与注塑产品间摩擦力的作用,从而注塑产品在夹取时不会脱落,保证产品的输送进度,保证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夹臂在夹持注塑产品时,由于注塑产品大小不一,这样夹板可根据对应注塑产品的外表面转动到合适角度,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夹板表面卡齿与注塑产品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产品掉落,这一过程中,多个弹簧被压缩或伸长,当注塑产品被放下后,弹簧恢复原状使得夹板重新复原,从而便于下一轮的夹持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金佰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金佰嘉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6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缸套夹持用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