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6851.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霖;林僖;刘翔戈;黄中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调节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该融合器由上盖板、中间片和下盖板依次重叠形成,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表面为可吸收材料或钛金属材料通过3D打印成的不平整表面,并且上盖板与下盖板表面上设置了填充植骨材料的窗口,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两侧设置的固定装置与中间片固定。本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由上盖板、中间片、下盖板组成,通过调节中间片的高度来满足脊椎间需要撑开的高度,创伤小,适应不同的高度调节精度需求,并且上盖板和下盖板表面采用可吸收聚合物材料制成,随着椎体的融合,可吸收聚合物材料逐渐降解被吸收,减少对植骨的应力遮挡,能更好的促进植骨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颈肩痛及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正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椎体间进行椎体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自从Kuslich等于1988年首次将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椎间融合术以来,各种材质的椎间融合器相机问世,并逐步应用于临床。根据融合器的原料可以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其中金属类主要是钛合金融合器,非金属类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生物型融合器、符合材料融合器、可吸收性融合器等。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是通过其外部结构将椎体撑开来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和高度。由于椎间融合器与椎体的接触面有限,应力集中,易破坏上下椎体终板,常导致椎体塌陷,椎间隙狭窄,造成畸形愈合。且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均为不可分的整体结构,融合器高度不可调节,因而不能适应不同的椎间撑开高度,常因此要增大手术创伤,增加病人痛苦;同时固定高度的融合器不能根据患者单个脊椎或者颈椎定制符合各个患者的融合器,固定高度融合器植入患者后不能与原脊椎或颈椎配合好。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椎间融合器使可置入方便、稳定、且能被人体椎体部分吸收以减少应力遮挡的椎间融合器,能更好的促进植骨融合,同时可以调节融合器的高度适应不同脊椎高度的患者,以为患者减轻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置入方便、稳定、能被部分吸收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能够根据不同患者定制融合器的高度,能更好的促进植骨融合,以为患者减轻痛苦。
本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由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依次重叠形成,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为可吸收材料或钛金属材料通过3D打印成的不平整表面,并且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上设置了填充植骨材料的窗口4,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中间片2两侧设置有固定凹槽6,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固定凹槽6相配合,将所述上盖板1、所述中间片2和所述下盖板3固定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的形状可为新月形、圆形、方形或与脊椎或颈椎匹配的形状,以使融合器更好的适配患者。
进一步,为了使上盖板1、下盖板3与中间片2更好的固定,所述固定装置 5为弹性固定钩,通过与中间片2的固定凹槽6相配合使用,并且所述固定装置 5与所述中间片2的凹槽处都设置有通孔7,当与所述中间片2的凹槽配合后,固定杆8穿过所述通孔7将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中间片2完全固定。
进一步,所述中间片2为碳纤维材料、聚醚醚酮材料或其复合物铸造而成,在所述中间片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9,所述连接装置9与手术钳配合使用,手术钳可以通过所述连接装置9控制整个融合器本体的位置。
进一步,为满足不同患者对不同椎间高度的需求,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是可调设定的,根据患者脊柱或颈椎的高度设定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从而最大限度的适应患者的脊柱或颈椎,并且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可调范围为8mm-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