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多功能取料手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9740.1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张森;江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1830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料装置 连接板 手爪 固连 取料装置气缸 连接板孔 吸附件 取料 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平行布置 吸附功能 字型结构 杆端 气缸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多功能取料手爪,包括手爪主体,手爪主体上设有第一取料装置和第二取料装置,第一取料装置和第二取料装置结构相同且平行布置,第一取料装置吸取物料后输送到设定位置。第一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取料装置气缸、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第一取料装置吸附件,第一取料装置气缸的气缸端与手爪主体固连,第一取料装置气缸的杆端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固连,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的另一面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固连,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呈“凸”字型结构,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孔,第一取料装置吸附件穿过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孔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固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多功能取料手爪。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在工厂内部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时候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工的操作,同时加工的精度更高,效率更高。在机器人使用过程中,能够对物料进行取料和放料作业变得日益重要。
现在大多数工厂中,普遍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取料和放料的作业。人工效率较低,而人的本身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疲劳,同时体力有限,不能进行长期精确的工作。于是急需能够代替人工进行类似工作的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操作,同时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现在工厂中的大部分机器人取料手爪,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使用难度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而且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对不同物料进行抓取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的机器人多功能取料手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多功能取料手爪,包括手爪主体,手爪主体上设有第一取料装置和第二取料装置,第一取料装置和第二取料装置结构相同且平行布置,第一取料装置吸取物料后输送到设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取料装置气缸、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第一取料装置吸附件,第一取料装置气缸的气缸端与手爪主体固连,第一取料装置气缸的杆端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固连,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的另一面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固连,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呈“凸”字型结构,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孔,第一取料装置吸附件穿过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孔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固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装置气缸位双头气缸装置,第一取料装置气缸包括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能够在第一取料装置气缸内作伸缩运动,第一活塞杆的端部和第二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固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的端部为折弯结构,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的折弯部分设有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通孔,螺栓穿过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通孔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固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装置连接板通孔的数量为二。
优选地,所述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的端面上内凹形成凹槽,第一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取料装置连接块上凹槽的底部固连。
优选地,所述手爪主体成框形结构,手爪主体的底部设有四个结构相同的手爪支脚,手爪支脚呈矩形地均匀分布在手爪主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手爪主体上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分布在第一连接孔的四周,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多功能取料手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多功能取料手爪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纽赛特工业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9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软包电池的资材吸取装置
- 下一篇:新型机器人控制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