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9964.0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3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增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纽爱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包括:分离式铜针检测模组,其中分离式铜针检测模组又包括第一固定板、竖直方向安装的第一滑台气缸、铜针检测块,第一滑台气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铜针检测块固定在第一滑台气缸的滑块上并由第一滑台气缸的带动下做升降运动,铜针检测块上加工有与电路板插装的分离式铜针数量、位置相对应的检测孔,铜针检测块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的正上方且检测孔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上电路板中分离式铜针的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孔的横截面为圆孔形或与对应检测插入的铜针横截面相对应的矩形孔;当检测孔为圆形孔时圆孔的直径尺寸超过分离式铜针横截面最大尺寸的1.8%~2.5%,当检测孔为矩形孔时,矩形孔的宽度、长度尺寸分别超出分离式铜针横截面中最大宽度、长度的1.8%~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式铜针检测模组,所述连接式铜针检测模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滑台气缸、第三固定块、接触检测块,第二滑台气缸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三固定块固定在第二滑台气缸中的滑块上,T形的接触检测块包括上接触检测块、下接触检测块,上接触检测快、下接触检测块的后端位置均加工有导电棒过孔、导电棒过孔,导电棒过孔的数量及位置与电路板上连接式铜针一一对应;导电棒过孔中均固定有导电棒,下接触检测块的底面铺设有与导电棒过孔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的导线,接触检测块铆压在电路板上后每根导线对应一个连接式铜针,导线的一端与连接式铜针接触、另一端与导电棒接触,每根导电棒外接电流表、相同电压的电路,电流表与PLC控制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CD检测模组,CCD检测模组包括固定杆、第四固定块、CCD检测相机、环形光源、环形的第五固定块、聚光筒,第五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套接固定在固定杆上,CCD检测相机固定在第四固定块上,聚光筒、环形光源分别固定在第五固定块的上、下板面,聚光筒、环形光源均位于CCD检测相机的正下方、电路板输送轨道中电路板的正上方;CCD检测相机与PLC控制器连接,CCD检测模组位于分离式铜针检测模组的电路板传送方向的后方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式铜针检测模组、连接式铜针检测模组分别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同一位置的两侧,即分别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中传递的电路板的两端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CCD检测模组后方的产品分离输送模组,产品分离输送模组包括良品输送组件、废品输送组件,其中良品输送组件即为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端部的第一倾斜滑道,第一倾斜滑道的底端与良品储存结构连接;废品输送组件包括第六固定块、第三滑台气缸、废品推杆、第二倾斜滑道,第六固定块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的一侧,第三滑台气缸固定在第六固定块上,废品推杆固定在第三滑台气缸的滑块上,废品推杆横跨电路板输送轨道的宽度方向且废品推杆的前端加工有供插针后电路板通行的避位凹槽,第二倾斜滑道固定在工作台中废品推杆的正前端,废品推杆的前端安装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光电感应器以便感应电路板的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纽爱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纽爱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99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