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9964.0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3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增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纽爱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检测 装置 | ||
一种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包括:分离式铜针检测模组,连接式铜针检测模组,CCD检测模组,产品分离输送模组,上述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通过相应检测模组的设置可完成对电路板上分离式铜针插装方向的检测及矫正、连接式铜针折弯角度及与电路板贴合度的检测,CCD检测模组的设定可通过对插针后电路板的外观分析得出分析报告供操作员参考,除此之外还可在检测模组及PLC控制器的操纵下将检测后的合格品与非合格品分离式传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插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需要进行多步操作才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插针作为重要的工序之一,即铜质的针状结构插装在PCB板上的金属孔中,铜针具有多重作用:例如检测信号电流、作为元器件发挥作用、连接电路等等。铜针来料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多个铜针端部连接式铜料,另一种是单个分离式铜料。为了达到电路板的多项使用功能,一个电路板上通常会插装多组分离式铜针或多组连针式铜针、分离式铜针与连接式铜针均存在的情况占多数,但是由于插装力的大小及方向并不完全可控所以会出现插装不合格的次品,出现次品的原因一般是插装在电路板板面的分离式铜针并非严格垂直于电路板方向,或者插装在电路板端部的连接式铜针在插装之初或折弯过程中未能与电路板良好接触,所以需要有效的检测装置在线检验产品合格与否。
发明内容
一种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包括:分离式铜针检测模组,其中分离式铜针检测模组又包括第一固定板1、竖直方向安装的第一滑台气缸2、铜针检测块3,第一滑台气缸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上,铜针检测块3固定在第一滑台气缸2的滑块上由第一滑台气缸2的带动下做升降运动,铜针检测块3上加工有与电路板6上插装的分离式铜针61数量、位置相对应的检测孔31,铜针检测块3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5的正上方且检测孔31位于电路板输送轨道5(现有技术中能完成电路板输送的轨道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改进,此处不再具体描述)上传送的电路板6中分离式铜针61的正上方。
当电路板6传送到铜针检测块3的正上方后,第一滑台气缸2带动铜针检测块3向下移动,使电路板6上的分离式铜针61对应式插入检测孔31中检查分离式铜针61的位置是否与铜针检测块3上的检测孔31位置一一对应,若所有的分离式铜针61均能穿过对应的检测孔31则说明通过该步的检测,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分离式铜针61未能顺利穿过则会被压在铜针检测块3 下面导致整个电路板的报废,报废后的电路板直接被当做废品处理即可。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插针检测装置,检测孔31的横截面为圆孔形或与对应检测插入的铜针横截面相对应的矩形孔;当检测孔31为圆形孔时圆孔的直径尺寸超过分离式铜针61横截面最大尺寸的1.8%~2.5%,当检测孔31为矩形孔时,矩形孔的宽度、长度尺寸分别超出分离式铜针61横截面中最大宽度、长度的1.8%~2.5%。铜针检测块3中检测孔31的作用不仅是检验电路板6 上分离式铜针插装角度及位置的合格度,同时还对插装偏差较小的分离式铜针起到矫正的作用,所以检测孔31应大于分离式铜针横截面的对应尺寸且超出的尺寸必须保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安样才能在保证分离式铜针61可顺利进入正上方相应检测孔31中又可避免因尺寸差距过大而失去矫正作用。综上,将检测孔31的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可检测分离式铜针61插装效果又可提高插装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纽爱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纽爱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9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