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起落架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5408.6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唐若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以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起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起落架及无人机,包括起落架主体和机轮,所述起落架主体和机轮之间设置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采用弹片式结构,所述减振机构一端连接起落架主体,另一端连接机轮。所述弹片的材料采用复合材料,变形后复合材料弹片恢复形状。现有技术采用金属刚性连接,使用多个组件利用弹簧的变形属性来达到减振,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存在的结构复杂,重量大,组装困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组件减少,采用铝制起落架主体和复合材料弹片,利用复合材料的弹性变形来吸能减振,保证机身的稳定性,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固定翼航模等的减振吸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起落架。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机、固定翼航模的减振吸能起落架,通常使用活塞阻尼减振或者弹簧机械减振。活塞阻尼式组件包括与机身连接的硬质钢棒、铝制起落架主体、不锈钢活塞及内部弹簧阻尼机构;弹簧机械减振包含钢棒、至少两件摇臂机构和一个或多个弹簧。
以上两种减振起落架均为金属刚性连接,使用多个组件,利用弹簧的变形属性来达到减振的效果,存在结构复杂,重量大,组装困难的缺点。
另外,采用金属材料耐疲劳性差,表面需特殊处理来提高耐腐蚀性。
有待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减振性能好的减振起落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起落架,利用弹性变形吸能减振,使用时起落架主体几乎不变形,保证机身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起落架,包括起落架主体和机轮,所述起落架主体和机轮之间设置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采用弹片式结构,所述减振机构一端连接起落架主体,另一端连接机轮。
优选地,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弹片,所述弹片采用单轴向复合材料弹片。
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起落架主体包括两片对称的铝板以及连接两铝板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采用铝柱。
优选地,所述起落架主体包括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延伸臂及与延伸臂连接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减振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自由端通过螺栓与减振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片为n形,所述弹片的上部与支撑臂自由端连接,下部通过螺栓使机轮限位于n形弹片的下端槽内。
优选地,所述铝板上间隔设置三角形通孔。
一种无人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减振起落架,所述起落架主体上部设置用以与机身连接的连接孔,通过设置机翼内部碳纤维管横穿连接孔与机身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的减振起落架均为金属刚性连接,使用多个组件,利用弹簧的变形属性来达到减振的效果,存在结构复杂,重量大,组装困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组件减少,采用铝制起落架主体和复合材料弹片,利用复合材料的弹性变形来吸能减振,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利用复合材料各向异性减少重量,即在不同方向受力测得的力学性能数值不同的材料,比如竹子/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3、本实用新型组装简单,成本更低,同时由于复合材料弹片吸收了冲击能量,起落架主体几乎不变形,保证了机身的稳定性。变形后复合材料弹片恢复形状,飞机继续滑跑,接着停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顺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5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