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侧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9184.6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4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孟明;程东强;詹志城;魏付星;王丙艳;曹洋溢;郑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立柱 横梁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身侧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铝型材接头、横梁和侧立柱,所述铝型材接头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形成第一安装区域,所述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之间形成第二安装区域,所述横梁置于第一安装区域内,并且所述横梁的上、下两面分别通过抽芯铆钉与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固定连接,所述侧立柱置于第二安装区域内,并且所述侧立柱的左、右立面分别通过抽芯铆钉与第三连接面、第四连接面固定连接。车身侧立柱、横梁、铝型材接头间连接,通过工装夹具定位夹紧,用抽芯铆钉完成铆接,铆接后的铆接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车身侧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铝具有密度低、重量轻的优点。从轻量化角度考虑,铝是个不错的材料,但是铝板成型的零件,制造时模具费用高,成型困难,且强度、刚度不如钢零件。铝型材结构的零件,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制造时为等截面挤出,制造费用低,因此铝常以型材的方式在车身上出现。型材间连接常用的连接方式是MIG焊、铆接。 MIG焊接时零件变形大,精度难保证。铆接时因铆接设备占用空间大、重量重,型材与型材件间连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结构空间不够往往导致铆接工艺无法实现。现急需一种解决铝型材间的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铝型材连接时因铆接设备占用空间大而不能铆接的问题。即设计一种型材接头,铝型材间通过型材接头铆接,铆接后的连接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车体刚度要求,同时铆接过程更加简单高效,简化了铆接工艺,让铆接技术在车身上应用更加普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车身侧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包括铝型材接头、横梁和侧立柱,所述铝型材接头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形成第一安装区域,所述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之间形成第二安装区域,所述横梁置于第一安装区域内,并且所述横梁的上、下两面分别通过抽芯铆钉与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固定连接,所述侧立柱置于第二安装区域内,并且所述侧立柱的左、右立面分别通过抽芯铆钉与第三连接面、第四连接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连接面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三连接面的高度尺寸大于第四连接面的高度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与第一安装区域的内壁之间设置1mm的安装公差,所述侧立柱与第二安装区域的内壁之间设置1mm的安装公差。
作为优选,所述铝型材接头的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上均开设有连接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车身侧立柱、横梁、铝型材接头间连接,通过工装夹具定位夹紧,用抽芯铆钉完成铆接,铆接后的铆接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车身侧立柱、水横梁及接头均为铝挤压型材,无模具费用,铆接时因铆接接头结构合理,工艺更加简单,连接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铝型材接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铝型材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铝型材接头与横梁连接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是铝型材接头、横梁和侧立柱连接总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铝型材接头、横梁和侧立柱连接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9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旋转扰流装置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顶盖结构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