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0725.7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2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淮;赵少欣;李娜;董永章;吴海鸥;姚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奥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6;F23G5/50 |
代理公司: | 11572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室 燃烧室 焚烧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矩阵式排列 吹扫单元 进气单元 净化单元 排放单元 炉体 有机物废气 长方体形 处理效率 独立设置 焚烧处理 工作状况 有机废气 处理量 紧凑性 上端 阀门 下端 优化 | ||
1.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单元,用于焚烧处理有机废气,为长方体形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上部为燃烧室,下部为呈矩阵式排列且相互独立设置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的上端与燃烧室相连通,下端通过若干阀门分别与进气单元、排放单元、吹扫单元相连通;
进气单元,用于将有机废气送入净化单元,通过进气管道与蓄热室下方的进气阀门相连接;
排放单元,用于将燃烧后的气体排出净化单元,通过排放管道与蓄热室下方的排放阀门相连接;
吹扫单元,用于将蓄热室内的残留气体及杂质反吹回燃烧室,通过反吹管道与蓄热室下方的反吹阀门相连接;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焚烧处理系统运行以及切换蓄热室的工作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单元的下部并列布置2~N排蓄热室,每排的蓄热室数量为2~N个,呈矩阵式排列结构,其中N≥2;
所述蓄热室之间设置隔热层且在单个蓄热室下方设置锥形气体缓冲腔;
所述各蓄热室规格相同,单个蓄热室的有机废气处理量为1000~30000Nm3/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化单元中的蓄热室为陶瓷蓄热室,所述陶瓷蓄热体填充在蓄热室的立方体形空腔内;
所述蓄热室中的陶瓷蓄热体为蜂窝陶瓷蓄热体,或者板片式与矩鞍环式陶瓷蓄热体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单元包括与有机废气源相连通的主路进气管道以及分别与蓄热室下方的进气阀门相连接的支路进气管道;
所述主路进气管道上设置用于过滤有机废气的前端过滤器,所述前端过滤器上还设置空气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单元包括通过排放风机与排放烟囱相连通的主路排放管道以及分别与蓄热室下方的排放阀门相连接的支路排放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扫单元包括与吹扫风机相连通的主路吹扫管道以及分别与蓄热室下方的吹扫阀门相连接的支路吹扫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单个蓄热室下方的进气阀门、排放阀门、吹扫阀门在同一时间仅有一个处于开启状态、其余两个处于关闭状态,分别控制单个蓄热室切换至进气预热工况、排放蓄热工况、吹扫工况中的任一工作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放蓄热工况蓄热室的数量不少于进气预热工况蓄热室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奥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奥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07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