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翻板及应用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5559.8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崔彦山;白强;申伟西;段朝中;王海波;王检;姜冠秋;曲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市原兀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0T1/16;B60R19/54;B60R19/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4 ***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翻板 涵管 本实用新型 车辆领域 车辆刹车 内壁连接 刹车机构 出气口 出气量 近距离 弯折面 制动力 弯折 刹车 制动 转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翻板及应用其的车辆,涉及车辆领域,其中,一种导流翻板,包括:导流翻板主体;所述导流翻板主体的两侧分别向上具有弯折,2个所述弯折面分别具有连接部;所述导流翻板主体在主涵管(c1)的内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涵管(c1)的内壁连接;所述导流翻板主体可在所述主涵管(c1)内转动,以控制所述主涵管(c1)主涵管出气口的出气量。以解决车辆刹车时,仅仅靠刹车机构进行制动,制动力往往不能满足近距离刹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导流翻板及应用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风阻是指汽车的外部壳体与气流作用产生的阻力。车辆高速行驶时,外形阻力是最主要的空气阻力来源。所要克服的阻力还有机械损耗阻力和轮胎产生的滚动阻力(称做路阻)。随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行车阻力,在时速180km/h以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所有行车阻力能耗的80%。作用在传统汽车上的阻力是由5个部分组成的。
1.外形阻力:传统汽车前部车头的正压风阻约占整车风阻的27%,车尾的负压阻力约占整车风阻的25%,前后风挡玻璃占到整车风阻的10%左右。
2.干扰阻力:两侧轮翼占到整车风阻的5%左右,汽车表面突出和凹陷的零件,如保险杠、后视镜、前牌照、排水槽、车体底盘设备对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气动阻力可占到整车风阻的15%左右。
3.内部阻力:指汽车内部通风气流、冷却发动机的气流等造成的阻力约占整车风阻的12%。
4.升力阻力:由高速行驶产生的升力所造成的阻力,主要表现在后风挡玻璃至尾箱盖的负压,约占整车风阻的5%。
5.摩擦阻力:空气相对车身流动的摩擦力,约占整车风阻的0.5%,可以忽略不计。
车辆刹车时,仅仅靠制车机构进行制动,制动力往往不能满足近距离刹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翻板及应用其的车辆,以解决车辆刹车时,仅仅靠刹车机构进行制动,制动力往往不能满足近距离刹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翻板,包括:
导流翻板主体;
所述导流翻板主体的两侧分别向上具有弯折,2个所述弯折面分别具有连接部;
所述导流翻板主体在主涵管的内侧,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涵管的内壁连接;
所述导流翻板主体可在所述主涵管转动,以控制所述主涵管主涵管出气口的出气量。
优选地,所述导流翻板主体为S形结构;
所述导流翻板主体的上侧为s形顶板,所述导流翻板主体的下侧为s形底板。
优选地,所述s形顶板和所述s形底板的相对内侧形成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中空结构内具有海绵填充物;
所述海绵填充物,用于增加所述导流翻板主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减轻所述导流翻板主体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内花键孔;
所述导流翻板主体通过所述内花键孔与所述主涵管的内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涵管的一侧为主涵管进气口,所述主涵管的另一侧为主涵管出气口;
所述导流翻板主体在所述主涵管出气口一侧。
优选地,所述主涵管主体的两侧分别向外侧具有弯折,2个所述弯折处分别具有敞口,2个所述敞口为所述主涵管进气口和所述主涵管出气口;
所述导流翻板主体在所述主涵管出气口的弯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市原兀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佳木斯市原兀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5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涵管及应用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前整流锥、排障器及应用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