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临界流体颗粒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4767.4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张博雅;李子超;周蓝宇;秦雪猛;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36/0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11426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国红;刘冬梅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临界流体 脱除 管段 过滤 沉积 放射性 本实用新型 非放射性 颗粒杂质 纯净度 颗粒脱除装置 管段连接 过滤颗粒 净化装置 颗粒沉积 能源动力 热泳效应 使用寿命 脱除装置 有效净化 运行效率 综合作用 过滤膜 颗粒物 中颗粒 核电 扩缩 粒径 流体 净化 | ||
1.一种超临界流体颗粒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过滤颗粒的过滤管段和与过滤管段连接且使颗粒沉积的沉积管段(9),
所述过滤管段设有过滤膜(5),所述过滤膜(5)可过滤粒径为0.1~10μm的细颗粒物的过滤膜,所述过滤管段为可拆卸式,
所述沉积管段(9)包括用于超临界流体流通的超临界流体通道,所述超临界流体通道包括热泳脱除管(11),
所述沉积管段下方连接有颗粒收集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泳脱除管(11)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热泳脱除管(11)的两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沉积管段中,除去超临界流体通道,剩余空间为冷却水通道(12),冷却水通道(12)与设有冷却水入口阀门(14)的冷却水入口端和设有冷却水出口阀门(10)的冷却水出口端联通形成冷却水循环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泳脱除管(11)为直管或螺旋管,所述热泳脱除管(11)呈间断式分布或连续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泳脱除管(11)呈蜂窝式结构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沉积管段(9)的热泳脱除管(11)的上方设有压缩空气入口阀门(7),压缩空气泵(8)将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入口阀门(7)进入到沉积管段(9)的超临界流体通道中,对热泳脱除管(11)管内壁沉积的颗粒进行清扫,脱除的颗粒由颗粒收集盒(15)收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段设有1~3个,设一个沉积管段(9)与一个颗粒收集盒(15)为一个热泳沉积单元,所述装置包括1~9个热泳沉积单元,所述热泳沉积单元通过沉积管段(9)首尾串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段的管内径小于沉积管段(9)的管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3~9个热泳沉积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段和沉积管段(9)的管道均采用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47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油立式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硝基甲烷用便携式提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