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临界流体颗粒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4767.4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张博雅;李子超;周蓝宇;秦雪猛;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36/0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11426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国红;刘冬梅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临界流体 脱除 管段 过滤 沉积 放射性 本实用新型 非放射性 颗粒杂质 纯净度 颗粒脱除装置 管段连接 过滤颗粒 净化装置 颗粒沉积 能源动力 热泳效应 使用寿命 脱除装置 有效净化 运行效率 综合作用 过滤膜 颗粒物 中颗粒 核电 扩缩 粒径 流体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颗粒脱除装置,所述脱除装置包括过滤颗粒的过滤管段和与过滤管段连接且使颗粒沉积的沉积管段,超临界流体通过过滤管段的过滤膜过滤部分颗粒杂质,再通过沉积管段的扩缩效应和热泳效应等作用下沉积颗粒杂质,实现对超临界流体中颗粒的脱除,净化超临界流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综合作用对超临界流体中的颗粒进行强力脱除,脱除效率高、脱除效果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安全性、流体的纯净度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脱除粒径小于2.5μm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颗粒物,可作为核电和能源动力领域专门针对具有放射性的超临界流体的净化装置,有效净化放射性和非放射性超临界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领域和机械设备领域,涉及核能领域、能源动力领域及其他领域超临界流体的净化,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颗粒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净化器产品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在生产、生活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到防霾口罩、饮用水净化大到工厂排放物净化达标,对居民健康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适用于各种领域的除尘净化设备,尤其是适用于核能领域的超临界流体的净化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核能领域中,第四代高温气冷堆选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做工质,不可避免工质中会混有细微放射性颗粒物,颗粒物的存在会影响工质的传热性能、影响管道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影响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更为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核电站周围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除去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中的细颗粒物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颗粒物脱除器有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袋除尘器等,均未考虑到超临界流体的高温特点,且大多利用单一原理除尘,对直径大于10μm的颗粒除尘效率高,但对细微颗粒物(直径小于2.5μm)的除尘效果差。现有针对超临界工质的除尘方法,如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颗粒脱除器和一种超临界系统非能动颗粒物脱除装置,没有考虑到超临界流体的放射性特点选用防辐射材料,导致脱除器工作时会对操作人员产生辐射,影响人员健康。且对粒径2.5μm以下的颗粒物脱除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超临界流体颗粒脱除装置,超临界流体经过过滤管段的过滤作用和沉积管段的热泳沉积效应等综合作用实现对放射性或非放射性颗粒物的脱除,并通过收集盒收集脱除颗粒,该脱除装置结构简单,脱除效率高、脱除效果好,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安全性、流体的纯净度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颗粒脱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过滤颗粒的过滤管段和与过滤管段连接且使颗粒沉积的沉积管段。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脱除装置通过纳米过滤作用、扩缩效应、热泳效应,任选还包括离心力、湍流作用的综合影响而产生强力,将超临界流体中的颗粒强力脱除至过滤膜和热泳脱除管壁上,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脱除装置中沉积管段采用蜂窝式结构,增大超临界流体与低温管壁的接触面积,提高热泳沉积效率,进而提高颗粒脱除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脱除装置脱除颗粒时,采用压缩空气,任选与热泳效应的综合作用对热泳脱除管壁上的颗粒进行清扫脱除,并采用收集盒收集清扫的颗粒,提高了脱除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脱除装置结构简单、脱除效果好、脱除方法简单、高效,能够脱除粒径小于2.5μm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颗粒物,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安全性、流体的纯净度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脱除装置对超临界流体进行净化的方法,通过过滤膜过滤除去部分细颗粒物杂质,再通过沉积管段对细颗粒物进行沉积,显著提高了脱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4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油立式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硝基甲烷用便携式提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