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机交互装置、车载智能交互系统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2833.0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9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7/22 | 分类号: | G10L17/22;G10L17/00;G10L15/26;F16F15/04;F16F15/023;F16F15/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陈岚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机交互 装置 车载 智能 交互 系统 以及 车辆 | ||
1.一种用于车载智能交互系统的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
可升降主体,
驱动部件,其置于底座上方并用于驱动所述可升降主体沿上下方向进行升降动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可升降主体之间的连接套组件,其用于缓冲所述可升降主体所接受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外力;
其中,所述连接套组件包括:
外筒,其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
内筒,其置于所述外筒之中并且能够在所述可升降主体接受所述外力时沿所述上下方向相对所述外筒移位;以及
弹性元件,其被布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并用于缓冲所述内筒的移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的阻尼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物为阻尼油脂并至少部分地包覆所述弹性元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物为活塞圈,其固定于所述内筒上并随所述内筒移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驱动件的下端具有所述电机的电机轴;
所述内筒的上端开有用于接收部分所述电机轴的凹口,并且所述内筒中设置有通孔;
其中,所述连接套组件还包括:螺栓,其贯穿所述通孔并与置于所述凹口中的所述电机轴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下端的限位部,其向外凸出并与所述外筒的下端面相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线性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第一筒壁部分和第二筒壁部分,所述第一筒部分相对所述第二筒壁部分具有较大的内径;
所述内筒的上端具有凸沿,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与所述凸沿相抵,所述弹性元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筒部分与所述第二筒壁部分之间的台阶相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壁上一体地设置有耳凸,所述外筒通过所述耳凸固定于所述底座之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限位部,其用于限制所述可升降主体可下降的最低位置并在该最低位置阻止向下的所述外力传递至所述连接套组件上。
12.一种车载智能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人机交互装置。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在该车辆的驾驶舱内部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智能交互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28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光阈值器件
- 下一篇:一种侧边自动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