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的成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4411.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旻;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614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放 芯模 起落架支柱 模腔 复合材料 后挡板 前挡板 本实用新型 成型工装 种碳纤维 进气管 上模体 体内部 下模体 贯穿 大端 大端端面 飞机技术 飞行载荷 内部连通 能源消耗 芯模骨架 续航能力 中空结构 重量降低 闭合 轻量化 延伸 上模 下模 小端 开口 金属 飞机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的成型工装,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包括芯模骨架、铺放芯模、上模体、下模体、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相对闭合设置,上模体内部和下模体内部共同构成两端贯穿的模腔,且前挡板抵设在模腔的前端,后挡板抵设在模腔的后端;所述铺放芯模位于模腔内,且铺放芯模为中空结构,铺放芯模的小端设置有与铺放芯模内部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贯穿前挡板向外延伸;所述铺放芯模的大端贯穿后挡板向外延伸,铺放芯模的大端端面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的制造,使起落架支柱的重量降低至原金属起落架支柱的四分之一,完全满足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减少了飞机的能源消耗,提高了飞行载荷,增加了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的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飞机起落架用材均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如美国的 300M、法国的35NCD16、俄罗斯的30XΓCH2A等,其缺点是重量较重。因此,为了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提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起落架替换采用合金超高强度钢的起落架,不仅使起落架的强度是原来的四倍以上,且重量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十分轻便,起到轻量化效果;同时,它的热膨胀系数低、伸长率低、抗腐蚀性强、抗疲劳性强,能更好的满足飞机设计的综合要求。
目前,翼龙ID无人机是国内首个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制造主起落架支柱的飞机,但由于其主起落架支柱结构为侧向弯曲、横向上宽下窄的双曲率变截面设计,且主起落架支柱全部由碳纤维预浸料铺叠而成,在最厚处铺层多达50余层,而常规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对结构曲率小、层数少、成型压力较小的产品还可以,但对这种形状复杂、层数较多、固化压力较大的结构就无法满足要求了。
因此,现急需提出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的成型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的成型工装,解决了起落架复材支柱铺叠、加压固化和脱模的难题,实现了双曲率变截面、多层数、大厚度特殊结构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制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支柱的成型工装,包括芯模骨架、铺放芯模、上模体、下模体、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相对闭合设置,上模体内部和下模体内部共同构成两端贯穿的模腔,且前挡板抵设在模腔的前端,后挡板抵设在模腔的后端;所述铺放芯模位于模腔内,且铺放芯模为中空结构,铺放芯模的小端设置有与铺放芯模内部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贯穿前挡板向外延伸;所述铺放芯模的大端贯穿后挡板向外延伸,铺放芯模的大端端面开设有开口;所述芯模骨架贯穿开口插设在铺放芯模内,且铺放芯模的大端与芯模骨架的大端共同设置密封固定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铺放芯模的小端端面与前挡板的内侧面抵紧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后挡板包括呈上下相对排布的后上挡板和后下挡板,且后上挡板与后下挡板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与铺放芯模大端配合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前挡板、后上挡板和后下挡板均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固定堵头包括固定在铺放芯模大端的第一帽盖和固定在模芯骨架大端的第二帽盖,第一帽盖和第二帽盖相对扣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帽盖与铺放芯模一体设置,第二帽盖与芯模骨架的大端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体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两个相对排布的基座。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体上还固定设置有多个吊耳,且多个吊耳均匀分布在上模体的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体与下模体通过螺钉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铺放芯模和芯模骨架的材质均为硅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4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罐体平封头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格栅生产的走纱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