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2144.8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6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久发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4 | 分类号: | B60B1/04 |
代理公司: | 32276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丽;朱华庆<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区域 辐条 轮辋 轮毂 螺帽 辐条安装孔 两侧设置 安装端 卡接端 螺纹部 勾孔 轴向 本实用新型 无内胎轮胎 交叉连接 铝合金圈 轮胎安装 轮辋径向 辐条式 轮辋轴 轮毂轴 无内胎 卡接 抗力 轮组 螺接 弯折 轮胎 摩托车 | ||
1.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轮辋(20),所述轮辋(20)轴向两侧设置有轮辋连接区域(21),所述轮辋连接区域(21)中设置有多个辐条安装孔(211),所述轮辋(20)径向外侧连同所述轮辋连接区域(21)形成为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胎安装部(22);
轮毂(30),所述轮毂(30)轴向两侧设置有轮毂连接区域(31);
辐条(40),所述辐条(40)交叉连接在轴向一侧所述轮毂连接区域(31)与轴向另一侧所述轮辋连接区域(21)之间;
所述轮毂连接区域(31)上设置有多个辐条勾孔(311),所述辐条(40)的一端为卡接端(41),所述卡接端(41)弯折并卡接于所述辐条勾孔(311)中,所述辐条(40)的另一端为安装端(42),所述安装端(42)包括螺纹部(421)和与所述螺纹部(421)螺接的螺帽(422),所述螺帽(422)设置在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轮辋(20)轴向单侧的所述辐条(40)围绕所述轮辋(20)轴心线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与同一侧相邻辐条(40)重合,并且所述辐条安装孔(211)在轴向单侧圆周上等间距分布;连接在所述轮辋(20)轴向一侧的所述辐条(40)以径向经过所述轮毂(30)中心点的轴线为旋转轴旋转180°可与轴向另一侧所述辐条(40)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轮辋(20)轴向单侧的所述辐条(40)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轮毂(30)轴心线存在相同方向的倾斜且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40)相对于所述轮毂(30)轴心线同时存在径向平面和轴向平面的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设置有沉台(2111),所述螺帽(422)上对应设置有凸缘(4221),所述螺帽(422)通过所述沉台(2111)与所述凸缘(4221)埋设在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422)完全沉浸于所述辐条安装孔(2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辐条(40)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40)的所述螺纹部(421)的外径小于所述辐条勾孔(311)直径,所述辐条(40)的所述卡接端(41)具有外径大于所述辐条勾孔(311)直径的头部(4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0)轴向长度大致等于所述轮辋(20)轴向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20)轴向中部具有朝向所述轮毂(30)的凹陷(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久发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久发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21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手提背包画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轮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