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推光打磨型智能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2423.4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庆;马星;刘远;田劲松;李冬文;胡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41/02;B24B27/00;B24B45/00;B24B41/00;B24B49/16;B24B55/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150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固定卡盘 连接盘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底座 缓冲弹簧 连接端头 一端连接 机械臂 背离 智能机器人 固定插接 均匀对称 上端固定 传动轴 光装置 底端 光砂 模具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精度推光打磨型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前端连接有推光打磨主体,所述推光打磨主体的中部安装有稳定调节主体,所述稳定调节主体的前端安装有连接端头,所述稳定调节主体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背离稳定调节主体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背离连接盘的一端连接有推光装置,所述连接端头中安装有固定卡盘,所述固定卡盘的一端侧面均匀对称安装有固定插接柱,所述固定卡盘的另一端中部连接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高精度稳定的进行推光打磨,并且推光打磨过程中便于更换推光砂块,打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保护需要推光打磨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光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高精度推光打磨型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模具的生产加工中需要对模具的内部进行推光打磨,从而使得模具内部更加的光滑,使得通过模具铸造出的产品零件更加的符合使用的标准,现有的一些推光打磨工具使用过程中打磨精度不高,并且推光打磨的过程中使用不稳定,推光打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晃动,从而使得打磨工具的精度大大的降低,现有的打磨工具在更换推光砂块的过程中也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更换过程中繁琐复杂,因此这里设计一种高精度推光打磨型智能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精度推光打磨型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精度推光打磨型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前端连接有推光打磨主体,所述推光打磨主体的中部安装有稳定调节主体,所述稳定调节主体的前端安装有连接端头,所述稳定调节主体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背离稳定调节主体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背离连接盘的一端连接有推光装置,所述连接端头中安装有固定卡盘,所述固定卡盘的一端侧面均匀对称安装有固定插接柱,所述固定卡盘的另一端中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稳定调节主体中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动卡槽,所述第一滑动卡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上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有移动控制板,所述移动控制板上开设有第二滑动卡槽,所述主板的上方转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的末端转动安装有连接转轴,且所述第一控制杆通过连接转轴连接有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上滑动安装有转动卡套,所述推光装置中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端面中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金属夹板,所述弹性金属夹板之间对称安装有夹紧弹簧,所述弹性金属夹板的底端卡接有推光砂块,所述弹性金属夹板的底端面均安装有保护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机械臂的型号为BA006N,且所述推光打磨主体通过固定卡盘和固定插接柱与机械臂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转动贯穿插接在主板的前端,并且传动轴的顶端与第一控制杆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卡套的底端连接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与主板的上端面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杆的前部底端面转动安装有滑块,且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第二滑动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前端与减震板的上端面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固定螺栓螺纹插接在螺纹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保护橡胶垫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机械臂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金属夹板的前端中部开设有卡槽,且所述推光砂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金属夹板的顶端设为锥形圆滑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2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斑铜打磨用旋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注塑件表面处理的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