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8929.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松;李华;段亚飞;张家松;董宏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口 反硝化 硝化 沉淀腔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 嵌套式 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空间利用率 生物质填料 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系统 布置结构 经济实用 绿色环保 碳源补充 通道连通 循环利用 内源性 排放水 残饵 腔内 水中 水产养殖 沉淀 粪便 连通 分解 排放 养殖 | ||
1.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反硝化腔、硝化通道和沉淀腔;所述反硝化腔上设有进水口和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高于所述进水口,所述反硝化腔通过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硝化通道连通;所述硝化通道上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低于所述第一溢流口,所述硝化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溢流口与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沉淀腔上设有第三溢流口,所述第三溢流口高于所述第二溢流口;所述硝化通道内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第二溢流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腔和所述硝化通道设在所述沉淀腔内,各个所述反硝化腔布置在所述硝化通道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反硝化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从所述进水口向所述第一溢流口的方向布置,所述隔板的顶端形成过水孔,过水孔使水流可从所述隔板的一侧流向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各个所述隔板的顶端的所述过水孔呈高低错位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通道为圆管形,各个所述反硝化腔的截面为扇形,所述沉淀腔的截面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向所述硝化通道内部凸起,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硝化通道之间设有过流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沿所述硝化通道的过流面布置的滤板,所述滤板上设有若干滤孔,所述滤孔贯穿所述滤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腔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溢流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为筛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通道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若干微纳米曝气管,各个所述微纳米曝气管布置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的底部为圆锥形,所述沉淀腔外设有与所述沉淀腔的底部连通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有可控制所述排泥管通断状态的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89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膜虹吸出水MBR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