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8929.4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松;李华;段亚飞;张家松;董宏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口 反硝化 硝化 沉淀腔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 嵌套式 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空间利用率 生物质填料 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系统 布置结构 经济实用 绿色环保 碳源补充 通道连通 循环利用 内源性 排放水 残饵 腔内 水中 水产养殖 沉淀 粪便 连通 分解 排放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反硝化腔上设有进水口和第一溢流口,第一溢流口高于进水口,反硝化腔通过第一溢流口与硝化通道连通;硝化通道上设有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低于第一溢流口,硝化通道通过第二溢流口与沉淀腔连通;沉淀腔上设有第三溢流口,第三溢流口高于第二溢流口。有益效果:反硝化腔、硝化通道和沉淀腔采用嵌套式布置结构,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水产养殖排放水中的残饵、粪便可在反硝化腔内分解作为内源性碳源。反硝化填料可作为反硝化反应的碳源补充,有利于充分利用生物质填料并提高反硝化效率,可实现养殖排放水的循环利用,使水处理系统经济实用且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由传统的粗放型流水养殖模式向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发展,水产养殖规模和产量日益攀升,随之而来的养殖面源污染、养殖病害增加等问题日益严峻。
传统的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通过机械过滤、气浮等物理方法去除残饵粪便等颗粒物后,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高生物毒性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溶解性无机氮转化成低生物毒性硝酸盐氮。传统的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的技术缺陷在于:碳源缺乏,系统反硝化效率低,系统中硝酸盐氮不断积累,高浓度的硝酸盐氮可能对养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采用定期外加碳源强化反硝化脱氮的水处理系统,其技术缺陷在于:碳源需求量大,造成水处理成本大大增加。为保证养殖经济效益,最终往往必须通过换水来解决硝酸盐氮积累问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殖排放水循环利用。
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经常以粪便及其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入养殖水体,此类固体废弃物可生化性好,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并作为反硝化脱氮的内源性碳源。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是指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在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指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的氧当量。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可充分利用内源性碳源来提高反硝化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嵌套式反应和沉淀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若干反硝化腔、硝化通道和沉淀腔;反硝化腔上设有进水口和第一溢流口,第一溢流口高于进水口,反硝化腔通过第一溢流口与硝化通道连通;硝化通道上设有第二溢流口,第二溢流口低于第一溢流口,硝化通道通过第二溢流口与沉淀腔连通;沉淀腔上设有第三溢流口,第三溢流口高于第二溢流口;硝化通道内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布置在第一溢流口与第二溢流口之间。
作为改进,反硝化腔和硝化通道设在沉淀腔内,各个反硝化腔布置在硝化通道的周围。
作为改进,反硝化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反硝化腔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从进水口向第一溢流口的方向布置,隔板的顶端形成过水孔,过水孔使水流可从隔板的一侧流向隔板的另一侧,各个隔板的顶端的过水孔呈高低错位排布。
作为改进,硝化通道为圆管形,各个反硝化腔的截面为扇形,沉淀腔的截面为圆形。
作为改进,第二溢流口处设有挡板,挡板的顶部向硝化通道内部凸起,挡板的顶部与硝化通道之间设有过流间隙。
作为改进,第一过滤装置为沿硝化通道的过流面布置的滤板,滤板上设有若干滤孔,滤孔贯穿滤板。
作为改进,反硝化腔的顶部与第一溢流口之间设有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为筛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8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膜虹吸出水MBR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