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部扩散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1061.3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领;陈涛;魏家星;吴泽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0T1/16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旋转机构 旋转轴 连接杆 整车 本实用新型 汽车尾部 导流片 扩散器 连接件 护板 车速 操作稳定性 控制器连接 连接杆连接 安全性能 高速状态 空气阻力 刹车距离 控制器 导流孔 可调节 连接轴 下压力 刹车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部扩散器,包括旋转机构、控制器、护板和多个导流片,所述护板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机构和导流孔,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外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二旋转轴外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与导流片通过连接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部扩散器是可调节的,在车速超过一定值时,降低整车空气阻力,增加整车下压力,有利于高速状态下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在车速超过一定值紧急刹车时,阻止气流的流通,瞬间增加整车阻力,缩短刹车距离,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部扩散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底部导流板的主要作用:(1)保护汽车零部件。(2)起到隔音作用。(3)扰乱和减少进入汽车底部的空气气流,以减小高速行驶时空气气流对汽车产生的升力。(4)导流板可以减轻车身的空气涡流,减小空气阻力。汽车底部导流板主要用在高速行驶的乘用车上。
优异的安全性能和动力经济性是每个汽车主机厂的目标,对于安全性能,较短的刹车距离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动力经济性来说,高速行驶时较低的风阻则是提高动力经济性的有效手段。目前汽车开发中普遍使用尾部扩散器,梳理汽车底部气流,增加流过气流的速度,降低整车的空气阻力的同时增加整车下压力。
目前汽车底部导流板,比较单一,只能梳理汽车底部气流降低整车的空气阻力和提升动力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部扩散器,包括旋转机构、控制器、护板和多个导流片,所述护板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机构和导流孔,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外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旋转轴外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导流片通过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于护板上,所述护板的导流孔与所述导流片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为椭圆形孔,所述导流片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导流孔长轴长度大于所述导流片长轴长度,所述导流孔短轴长度大于所述导流片短轴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所述连接件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呈S型。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连接轴的轴线距离小于所述导流片长轴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支架、油门、刹车和所述的汽车尾部扩散器,所述支架与所述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油门和所述刹车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部扩散器是可调节的,在车速低于一定值时,导流片位于护板上,低速气流流过护板表面;在车速超过一定值时,导流片下移,穿过导流孔伸出所述护板,梳理高速气流,降低整车空气阻力,同时提高流过护板表面的气流流速,降低护板表面压力,减少高速行驶时气流对汽车产生的升力,增加整车下压力,有利于高速状态下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在车速超过一定值紧急刹车时,导流片转动,各导流片接触,阻止气流的流通,瞬间增加整车阻力,缩短刹车距离,提高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10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