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雷达杂散光抑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1239.8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2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疏达;李远;张海武;梁炳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模块 信号增益 增益控制模块 触发信号 激光雷达 触发信号模块 杂散光 电路 申请 反射光信号 杂散光抑制 接收模块 信号连接 正常接收 触发 恢复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雷达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杂散光抑制电路。本申请包括信号连接的触发信号模块、增益控制模块和放大模块,触发信号模块用于发出触发信号,触发增益控制模块工作;增益控制模块用于对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进行控制,当接到触发信号后,先对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进行降低,在经过设定时间后,再恢复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放大模块用于对激光雷达接收信号进行信号增益。本申请通过增益控制模块控制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当接到触发信号后,先对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进行降低,使接收模块不能收到杂散光信号。在经过设定时间后,再恢复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正常接收反射光信号,完成了对杂散光的抑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申请涉及激光雷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雷达杂散光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具有体积小,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用于测速、测距、精确跟踪、制导、导航等,因此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3D打印、VR/AR等领域应用广泛。
激光雷达光学系统是激光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功能是将激光器发射激光束变成激光雷达所需的照射波束,并将激光照射到目标上,接收从目标反射回的回波信号,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光学系统的漏光、光学元件表面的残余反射及光学系统中非光学表面的残余反射,会出现杂散光,杂散光的存在会对最后的测量精度产生很大影响,为消除杂散光,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是采用结构件对发射光源进行隔离,并结合吸光材料对杂散光做吸收处理,从而降低光源产生的杂散光对接收模块产生的串扰,这种方法对光路设计和结构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整个光机的尺寸也会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出一种激光雷达杂散光抑制电路,从电路控制角度解决杂散光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激光雷达杂散光抑制电路,包括信号连接的触发信号模块、增益控制模块和放大模块,
所述的触发信号模块用于发出触发信号,触发增益控制模块工作;
所述的增益控制模块用于对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进行控制,当接到触发信号后,先对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进行降低,在经过设定时间后,再恢复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
所述的放大模块用于对激光雷达接收信号进行信号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增益控制模块产生增益控制信号,该增益控制信号的幅度发生上升或下降,进而控制放大模块降低信号增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增益控制信号的幅度上升或下降为非线性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增益控制信号的幅度上升或下降10-8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增益控制信号的幅度上升或下降40-6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降低到300mV以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降低到200mV以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设定时间为200-1000n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设定时间为400-800n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触发信号模块为FPGA芯片,增益控制模块为RC电路,放大模块为AD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益控制模块控制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当接到触发信号后,先对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进行降低,使接收模块不能收到杂散光信号。在经过设定时间后,再恢复放大模块的信号增益,正常接收反射光信号,完成了对杂散光的抑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1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感应模块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抗干扰式新型建筑激光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