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式抛丸机上下料机器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7942.X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束勇方;马茂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大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2;B25J9/12;B25J15/08 |
代理公司: | 32300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丽娜 |
地址: | 224199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机构 第二驱动装置 长导轨 驱动端 第一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装机架 固定设置 上下移动 转动电机 短导轨 大臂 外壁 小臂 下料机器人 机械手 横杆水平 竖直固定 竖直设置 水平固定 水平连接 水平设置 通过式 抛丸 下料 机器人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式抛丸机上下料机器人机构,包括:安装机架,水平固定在地面上;长导轨,竖直固定在安装机架上;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长导轨上并能够沿长导轨上下移动;第一转动机构,通过横杆水平连接到第一驱动装置外壁上;大臂,水平设置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机构的驱动端;第二转动机构,平行于第一转动机构其驱动端固定连接大臂另一端;小臂,一端水平连接到第二转动机构外壁上;第二驱动装置,其外端连接小臂的另一端;短导轨,竖直设置,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短导轨上并能够沿其上下移动;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装置下方;机械手,固定设置在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上、下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过式抛丸机上下料机器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中小型铸件、钣金件等批量化毛坯件,进行抛丸处理的时候,采用通过式抛丸机进行工件连续通过抛丸处理,通过式抛丸机采用自动输送系统将工件毛坯依次通过抛丸机的抛丸室,抛丸机连续抛丸工作。目前工件毛坯自动输送系统的上、下料都是采用人工上、下料,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较低,人力成本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和机器人成本降低,机器人代替人工上、下料将具有极大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式抛丸机上下料机器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式抛丸机上下料机器人机构,包括:
安装机架(1),水平固定在地面上,用于提供支撑力;
长导轨(2),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机架(1)上;
第一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长导轨(2)上并能够沿所述长导轨(2)上下移动;
第一转动机构(4),通过横杆水平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外壁上;
大臂(5),水平设置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4)的驱动端;
第二转动机构(6),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4)其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大臂(5)另一端;
小臂(7),一端水平连接到所述第二转动机构(6)外壁上;
第二驱动装置(8),其外端连接所述小臂(7)的另一端;
短导轨(9),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设置在所述短导轨(9)上并能够沿其上下移动;
转动电机(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下方;
机械手(1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电机(10)的驱动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长导轨(2)为直线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为直线电机。
进一步的,长导轨(2)为丝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为丝杆步进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4)为旋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6)为旋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短导轨(9)为直线齿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为直线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短导轨(9)为丝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为丝杆步进电机。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调整、维护简单,可根据通过式抛丸机工件毛坯自动输送系统上下料要求,实现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上、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大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大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7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