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机器人底盘和智能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9702.1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覃争鸣;李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11344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锦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组件 车轮 电机控制器 智能机器人 连接组件 电路板控制 工控机 底盘 底板框架 活动连接 上层板 下层板 中层板 电机 本实用新型 避开障碍物 电机固定 机电连接 转子连接 电连接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底盘和智能机器人,所述智能机器人底盘包括:底板框架、车轮、车轮连接组件、电机、工控机、电路板控制盒、电机控制器、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底板框架包括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工控机、电路板控制盒和第一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上层板上;电机控制器设置于中层板上;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下层板上;工控机分别与电机控制器和电路板控制盒电连接;且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电机固定于车轮连接组件中,且电机的转子连接车轮;车轮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组件,且活动连接;车轮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组件,且活动连接。该智能机器人底盘能使机器人避开障碍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底盘和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底盘,是机器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依靠驱动轮运动的轮式机器人,其运动单元(即控制机器人的前行、后退以及转向等的设备)通常都是设置在机器人底盘上,可见机器人底盘的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轮式机器人在户外运行时通常会遇到障碍,例如水坑等,需要轮式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才能顺利通过障碍;并且在避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震动容易造成其他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工作,因此,轮式机器人通常也需要避震性能。目前的轮式机器人底盘通常采用两个驱动轮加从动轮的结构,且在两个驱动轮上设置相应的悬挂结构,当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该底盘避障能力不足且避震性能差;尤其在遇到较深的坑洼时,机器人可能完全被卡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底盘和智能机器人。
一种智能机器人底盘,包括:底板框架、车轮、车轮连接组件、电机、工控机、电路板控制盒、电机控制器、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其中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车轮、所述车轮连接组件、所述电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数量相等;
所述底板框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所述中层板和所述下层板通过螺杆固定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工控机、所述电路板控制盒和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板上;所述电机控制器设置于所述中层板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层板上;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电路板控制盒电连接;且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车轮连接组件中,且所述电机的转子连接车轮;所述车轮连接组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且活动连接;所述车轮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且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轮连接组件包括连杆、避震器和角钢;所述连杆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连杆和角钢结合形成一个空腔框,所述电机卡接在所述空腔框中,所述电机的转子穿过所述空腔框连接所述车轮;所述避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角钢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角钢将所述连杆两两固定,形成一个方形的空腔框,其中所述空腔框包括两个上连杆和两个下连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震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避震器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上连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固定件,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间隔设置在所述上层板上,两个所述避震器通过螺旋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四个第二固定件,四个所述第二固定件间隔设置在所述下层板上,四个所述连杆通过螺旋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中层板为亚克力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层板为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9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速电动汽车转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后轮主动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