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胎压力及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3518.4 | 申请日: | 201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2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殷为林;牛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为林;牛佳琪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B60C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胎 压力 温度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压力及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直流电机驱动打气泵,打气泵出气口接干燥瓶,防止气路积水,干燥瓶与储气罐间接单向阀,防止气体回流,储气罐出气口接五通接头,五通接头剩余四个口分别与四个胎压控制电磁阀通过气管相连,各胎压控制电磁阀通过气管分别与之对应的车轮的气门嘴相连,以上部件共同构成一个轮胎气压供给的气路;胎压调节控制模块、胎压控制电磁阀、气压开关、胎压监测传感器、胎压监测单元、蓄电池、继电器、直流电机等相互配合控制共同构成一个电控制回路。本控制系统采用储气罐储存稳定气源,通过电磁阀等控制气路开闭实现车轮胎压的稳定控制,胎压控制得以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调节汽车轮胎压力和温度的一套控制系统装置,尤其是汽车轮胎自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轮胎充气方式通常是用外界的高压气源通过充气枪对轮胎进行充气,或者人工用便携式打气筒(泵)进行充气,实际生活中多有不便,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发现有轮胎漏气行为,停车打气或更换备胎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另外,现有的关于监测轮胎气压的技术意义并不是非常大,只是向车主反应轮胎压力和温度的一些数据,提醒车主轮胎是否存在故障而已,并不能为车主解决轮胎故障,或者是减轻轮胎故障带给车主的烦恼。
最后,现有的汽车轮胎,轮胎气压从充完气后便无法调节,高温天气长时间跑高速可能导致轮胎气压及温度过高,如果不及时泄压和降温,可能将导致爆胎,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汽车无法自动给轮胎打气并调节轮胎压力和温度,以至于轮胎出现漏气等故障后给驾驶员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通过直流电机驱动打气泵提供给轮胎充气的稳定气源,经过单向阀把高压气体充入储气瓶待用,等轮胎出现低压、高压、高温等情况时,通过气管、电磁阀等装置实现对轮胎进行充放气,达到可调节轮胎气压的目的,解决汽车无法自己给轮胎充气的问题。对于轮胎高温,储气罐外表有散热片,可保证内部气体低温,再通过气管和电磁阀,将轮胎内气体与气管内气体进行交换,可达到降温的目的。
综上,与之带来的好处将是驾驶员在发现轮胎低压、高压和高温等的情况下依旧能继续行驶,直至驶入修理厂修理,避免停车更换备胎等不安全行为。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提供在汽车正常状态下根据驾驶员反馈不同路况,实现轮胎压力自动调节,例如雨雪天降低轮胎压力使轮胎与地面附着力增加,减少轮胎打滑;平时适当提高轮胎气压,减小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减小油耗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汽车轮胎压力和温度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包括直流电机驱动打气泵提供高压气源,干燥瓶对打气泵出来的气体进行除湿,单向阀防止气管内的高压气体回流,储气罐则对高压气体进行储存待用,气压开关负责监测储气罐的气压并在接受控制信号后进行泄压,五通接头则是把储气罐内高压气体分别通向汽车四个轮胎,胎压控制电磁阀则在对应的轮胎出现故障时打开后把气体充入轮胎,胎压监测传感器监测轮胎气压和温度后将数据反馈给胎压监测单元,胎压监测单元再经过CAN通讯网络将数据分享给胎压调节控制模块,胎压调节控制模块则通过逻辑分析控制直流电机、电磁阀、气压开关等执行器工作,以上所有元器件的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
上述的汽车轮胎压力和温度控制系统,打气泵与干燥器通过高压气管相连,干燥器与单向阀通过高压气管相连,单向阀与储气罐通过高压气管相连,储气罐与五通接头其中一接头通过高压气管相连,五通接头其他四个接头分别与对应的四个胎压控制电磁阀通过接头相连,胎压控制电磁阀则与对应的轮胎的气门嘴通过高压气管相连。以上便是该系统实现车辆对轮胎自动充气的气路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为林;牛佳琪,未经殷为林;牛佳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3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