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钢尾部自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5317.6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0 | 分类号: | B65B57/10;G01B1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尾部 自动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钢尾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主体、防划伤滚动轴承、测距活塞、激光测距仪、尾部检测活塞推杆、带尾检测挡板、带尾检测挡板返回弹簧、连杆;防划伤滚动轴承设置在主体上部,防划伤滚动轴承与尾部检测活塞推杆相连,尾部检测活塞推杆与气缸相连,测距活塞沿水平导轨的上轨道移动,带尾检测挡板与上轨道一端相连,激光测距仪设置在水平导轨上轨道的另一端;带尾检测挡板通过连杆与测距活塞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检测机械装置对带钢尾部抗击打能力和将变化机械位移信号通过远距离激光测距仪检测,实现了高温钢卷与电气元件隔离,提高了带钢尾部信号检测的可靠性,保证了打捆机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热轧带钢卧式周向打捆尾部自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轧钢带由卷取快速收集成卷,再通过拨卷拨到快速辊道上。钢带的温度为700℃左右,具体工作过程为:先将其送到压盘对钢卷上部进行平整,然后前进到钢带预收紧区域,将钢带收紧且带尾向后,将钢卷送入自动打捆机,自动打捆机进口对射式光电开关检测到来钢信号,打捆辊道启动运行,钢卷前进打捆机中心对射式光电开关检测到钢卷头部信号,延时后钢卷停在打捆机中心位置并进行收紧旋转同时两侧夹紧辊向内夹紧,这时钢带尾部检测装置气缸前进到钢带旋转位置边沿。检测到钢带尾部停止,顶升机构顶着钢卷上升到打捆机机头中心位置停止运行,打捆机机头前进到位后打捆机对钢卷打捆。打捆完成机头推回原位,两侧夹紧辊推回,顶升机构下落回到原位,打捆辊道前进将已打捆的钢卷送到喷码区域。
由此可知,带尾部检测装置是卧式周向打捆机控制的关键元件。而由于钢带的温度为700℃左右,现有的带钢尾部检测装置中的电子元件常常因高温环境而造成损坏,或者被高强度带钢尾部打坏造成不能检测到带钢尾部信号,引起带钢打捆机不能刹车无法完成后续动作。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带钢卧式周向打捆尾部自动监测装置,该带钢尾部自动监测装置通过提高检测机械装置对带钢尾部抗击打能力和将变化机械位移信号通过远距离激光测距仪检测,实现了高温钢卷与电气元件隔离,提高了带钢尾部信号检测的可靠性,保证了打捆机的稳定运行。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钢尾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主体、防划伤滚动轴承103、测距活塞104、激光测距仪105、尾部检测活塞推杆106、带尾检测挡板107、带尾检测挡板返回弹簧108、连杆109;防划伤滚动轴承103设置在主体上部,防划伤滚动轴承103与尾部检测活塞推杆106相连,尾部检测活塞推杆106与气缸相连;主体上设有水平导轨,测距活塞104沿水平导轨的上轨道移动,带尾检测挡板107 与上轨道一端相连,激光测距仪105设置在水平导轨上轨道的另一端;带尾检测挡板107 通过连杆109与测距活塞相连,带尾检测挡板返回弹簧108与带尾检测挡板107相连。
进一步地,带尾检测挡板107的顶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上轨道的一端。
进一步地,连杆109连接在带尾检测挡板107的中上部。
进一步地,带尾检测挡板返回弹簧108沿水平导轨的下轨道进行伸缩,带尾检测挡板返回弹簧108的一端与带尾检测挡板107的下部相连,带尾检测挡板返回弹簧10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下轨道上。
进一步地,主体上部设有可水平滑动的连接台,防划伤滚动轴承103设置在连接台靠近带钢钢卷的一端,连接台另一端与尾部检测活塞推杆106相连。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该带钢尾部自动监测装置中设置防划伤滚动轴承,能够避免带钢尾部检测装置在钢卷表面产生划伤;激光测距仪对测距活塞位移变化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钢卷尾部的信号检测,实现了激光测距仪与高温钢卷的隔离,提升了钢卷尾部信号检测的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了全自动卧式周向打捆机在钢卷收紧时高温高强度带钢尾部检测元件易损坏的难题,提高了全自动卧式周向打捆机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5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PP再生打包带压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