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7869.7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1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敬雄;王晓平;姚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部县聚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300 四川省南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送风口 送气管 导热管 热气 本实用新型 排气管 通孔 延伸 汽车排气管 滑动安装 回收利用 降温装置 进风滤网 排放控制 传动板 固定座 管口处 进风管 出风 进风 滤网 排出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缠绕有导热管,导热管的一端延伸至车体的外侧并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管口处固定安装有进风滤网,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车体的外侧并连接有送气管,送气管上连接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第二送风口延伸至车体内,且第二送风口管口处设有出风滤网,所述送气管靠近车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传动板,送气管靠近车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热气的排放控制,能实现对热气的回收利用,同时,也便于对热气进行自然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管是为排出发动机燃烧后的废气,而在使用中,废气的排出会导致汽车排气管的温度升高,容易降低汽车排气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应运而生。经检索,申请号为的 201610549366.3一种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半圆形结构,且上壳体和下壳体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吸热装置,且上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散热装置,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导热孔,且导热孔内设有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分别与吸热装置和散热装置连接,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冷却腔,且下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下壳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冷却腔连通,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紧固孔。
该专利提出的一种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中对排气管产生的热气不便于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以解决排气管产生的热气不便于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排气管降温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缠绕有导热管,导热管的一端延伸至车体的外侧并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管口处固定安装有进风滤网,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车体的外侧并连接有送气管,送气管上连接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第二送风口延伸至车体内,且第二送风口管口处设有出风滤网,所述送气管靠近车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传动板,送气管靠近车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中的一个固定块远离另一个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螺纹杆,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延伸至送气管的外侧,且传动板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另一侧延伸至送气管内并焊接有第一封堵块,第一封堵块上转动安装有第二封堵块,第一封堵块和第二封堵块和同一个第一送风口相配合,第二封堵块和第二送风口相配合,通过对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的轮流封堵,可以实现对热气的回收利用,同时,在不需要回收的时候,也能够实现热气的自然排出。
具体地,所述车体靠近送气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送气管固定套设于固定座上。
具体地,所述传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座,滑座的两侧均焊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滑槽的内壁上。
具体地,所述导热管上设有吸热装置,滑座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封堵块上。
更具体地,所述送气管靠近第二送风口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弧形导向块,第二封堵块的一侧顶部和底部均为弧形,第二封堵块的弧形面和两个导向块相配合,送气管靠近第一送风口的一侧内上设有挡座,挡座和第一封堵块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部县聚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部县聚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7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