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9572.4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淳;王雅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茂淳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活塞销 活塞 活塞头部 减速电机 影响活塞 电机 发动机 从动直齿轮 从动锥齿轮 可变压缩比 主动锥齿轮 安装方便 电机布置 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 活塞裙部 水平轴向 传动件 传动轴 从动环 动力性 固定环 驱动件 外置件 压缩比 锥齿轮 齿轮 传动 内置 平动 轴向 转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包括活塞头部、活塞裙部、固定环、从动环、从动直齿轮、传动轴、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活塞销和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JGA20‑180B型减速电机进行驱动,将电机布置在活塞销内,通过一组锥齿轮使电机绕水平轴向的转动变为活塞头部沿轴向的平动,从而改变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其次,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转向和传动,因此具有工作原理简单和安装方便内的特点,同时所有的驱动件和传动件均安装在活塞内,因此不会出现外置件影响活塞工作环境而进而影响活塞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
背景技术
可变压缩比(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是一种动态调整内燃机压缩比的技术。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可变压缩比可以提高燃料效率。高负载时需要较低的压缩比,而低负载需要高的压缩比。可变压缩比的目的在于提高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增压发动机中,为了防止爆震.其压缩比低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在增压压力低时热效率降低.使燃油经济性下降。特别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中由于增压度上升缓慢在低压缩比条件下扭矩上升也很缓慢.形成所谓的增压滞后现象。也就是说,发动机在低速时,增压作用滞后.要等到发动机加速至一定转速后增压系统才起到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变压缩比是重要方法。就是说,在增压压力低的低负荷工况使压缩比提高到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压缩比相同或超过:另一方面,在高增压的高负荷工况下适当降低压缩比。换言之,随着负荷的变化连续调节压缩比.以便能够从低负荷到高的整个工况范围内有提高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能够实现活塞头部高度从而实现可变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包括活塞头部、活塞裙部、固定环、从动环、从动直齿轮、传动轴、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活塞销和电机;所述活塞头部套装在所述活塞裙部上部,所述活塞头部内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键槽,所述活塞裙部内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键槽相适配的键;所述固定环为锥形环,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裙部顶面中心;所述从动环下部为锥形环、上部为圆环,且所述圆环内圈开设有内螺纹;所述从动环套装在所述螺栓上,位于所述固定环和活塞裙部之间,且可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从动环与所述活塞头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从动直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活塞销套装在所述活塞裙部下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活塞销内,所述主动锥齿轮安装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且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
上述的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中,所述从动环下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钢珠;所述固定环底面和活塞裙部顶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钢珠相适配的滑槽。
上述的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中,所述活塞裙部顶面开设有与所述传动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从动环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传动轴相适配的圆环形通孔。
上述的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中,所述活塞销端部开设有与所述传动轴相适配的凹槽。
上述的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中,所述活塞销内设置有隔板,将所述活塞销内腔分隔成安装腔和传动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且电机输出轴穿过所述隔板与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主动锥齿轮连接。
上述的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中,所述安装腔底部开设有线束孔。
上述的活塞销内置减速电机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中,所述传动轴下部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顶面与所述传动腔内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茂淳,未经刘茂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9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周二室循环式盘式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半对冲发动机以及动力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