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遮阳帘自动延伸外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2162.5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8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新;肖季;高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佰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杆 长杆 滑绳 横杆 外壳结构 自动延伸 定位块 上端 铁块 下端 焊接 吸盘 本实用新型 车用遮阳帘 表面对称 表面开设 窗帘打开 减震结构 向下运动 向左运动 重力作用 遮阳帘 拔出 长槽 弹簧 套环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遮阳帘自动延伸外壳结构,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滑绳、第一横杆和长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后面表面对称焊接有吸盘,所述第一滑绳的下端与定位块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第一竖杆的上端相互固定,所述长杆下端安装在第二横杆上,所述长杆的上方左侧连接有第二滑绳,所述第二滑绳另一端安装有铁块,所述第二竖杆内部下方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竖杆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杆上贯穿安装有第二套环。该车用遮阳帘自动延伸外壳结构,从凹槽中拔出定位块,铁块因为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拉动长杆向左运动,方块与第二竖杆的减震结构可以防止砸坏第二竖杆,窗帘打开,提高效率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遮阳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遮阳帘自动延伸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汽车销量不断增加,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提高,汽车给人们的交通出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使得社会飞速发展,每当夏天阳光耀眼时,车主都会选择安装遮阳帘,但是大多数的遮阳帘结构单一,太阳升起落下时光照角度不同,不能及时调整,影响驾驶人员的视野,容易造成眼睛眩晕引发交通事故,路况起伏较大时,车辆颠簸,遮阳帘容易掉落,砸伤乘车人员,引起驾驶员分心,易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车窗打开时风容易吹起遮阳帘,影响驾驶员视线。针对上述问题,急需设计出一种车用遮阳帘自动延伸外壳结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遮阳帘自动延伸外壳结构,解决了大多数的遮阳帘结构单一,太阳升起落下时光照角度不同,不能及时调整,影响驾驶人员的视野,容易造成眼睛眩晕引发交通事故,路况起伏较大时,车辆颠簸,遮阳帘容易掉落,砸伤乘车人员,引起驾驶员分心,易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车窗打开时风容易吹起遮阳帘,影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遮阳帘自动延伸外壳结构,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滑绳、第一横杆和长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后面表面对称焊接有吸盘,且第一竖杆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与定位块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滑绳的下端与定位块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第一竖杆的上端相互固定,且第一横杆的左端与第二竖杆的上端相互固定,并且第二竖杆的下端与第二横杆的左端相互固定,同时第二横杆的右端与第一竖杆的下端相互固定,所述长杆下端安装在第二横杆上,且长杆的下方通过第一圆槽与第二横杆贯穿连接,并且长杆的上方通过第二圆槽与第一横杆贯穿连接,所述长杆的上方左侧连接有第二滑绳,且第二滑绳安装在横杠上,并且横杠在第二竖杆和第一竖杆的内部上方均有设置,同时长杆的右端与第一滑绳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滑绳另一端安装有铁块,所述第二竖杆内部下方焊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上方固定有方块,并且方块位于铁块的下方,所述第一竖杆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长槽,且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均安装有吸盘,并且吸盘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弹簧,同时第一竖杆上贯穿安装有第一套环,所述长杆上贯穿安装有第二套环,且第二套环和第一套环均通过安装孔与窗帘贯穿连接,并且安装孔对称开设在窗帘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杆上焊接的横杠与第二竖杆上焊接的横杠大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且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内部均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等间距开设第一竖杆的右侧表面,且凹槽与定位块卡槽连接,并且定位块呈凸字形,同时凹槽与长槽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长杆通过第一滑绳与第一竖杆上的横杠组成滑动结构,且长杆通过第二竖杆上的横杠与第二滑绳组成滑动结构,并且第一滑绳与第二滑绳形状大小相同,位置相互对应,同时第一滑绳的外部直径小于长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槽大于第二横杆的外部直径,且第二横杆通过第一圆槽与长杆组成滑动结构,并且长杆通过第二圆槽与第一横杆组成滑动结构,同时第一圆槽与第二圆槽大小相等,位置相互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佰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佰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2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