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片吸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9139.9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宸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片 吸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片吸取器,包括有:一基体,具有复数个吸气孔:复数个吸管体,顶部具有一对环形管体凸缘且在该一对环形管体凸缘之间套设一O形环,而将各该吸管体顶部塞设于各该吸气孔的内部;复数个定位套筒,筒身底缘具有一环形套筒凸缘,并将筒身套设于各该吸管体的该一对环形管体凸缘下方,而使各该筒身位于各该吸气孔的内部,且让各该环形套筒凸缘抵靠于该基体底缘,以复数个锁固件将各该定位套筒锁固于该基体底缘;一缓冲弹簧,套设于各该吸管体而使顶端顶抵于各该定位套筒底缘;复数个定位环体,结合于各该吸管体底部,而供各该缓冲弹簧的底端顶抵;以及复数个吸嘴,卡扣于各该定位环体的底部。如此,提升接触晶片时的缓冲弹性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片吸取器,尤指一种设置缓冲弹簧吸收接触晶片时冲击力的设计。
背景技术
晶片的制造过程中必须被经常性地移载,而移载的过程则是凭借晶片吸取器吸取晶片与放置晶片;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晶片吸取器10包括有:一基体11,具有复数个吸气孔111,而各该吸气孔111的底部具有内螺纹:复数个吸管体12,顶端具有外螺纹且套设一垫圈121而锁固于各该吸气孔111的底部;以及复数个吸嘴13,卡扣于各该吸管体12的底部;然而,当现有的晶片吸取器10下降取放晶片时,虽然与晶片接触的吸嘴13稍具弹性,但接触取放晶片时的缓冲弹性仍嫌不足,还是可能因为晶片吸取器10的下压冲击力造成晶片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欲解决现有技术接触吸取晶片时的缓冲弹性不足的问题,而具有提升接触晶片时的缓冲弹性的功效。
为达上述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片吸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基体,具有复数个吸气孔:
复数个吸管体,顶部具有一对环形管体凸缘且在该一对环形管体凸缘之间套设一O形环,而将各该吸管体顶部塞设于各该吸气孔的内部;
复数个定位套筒,筒身底缘具有一环形套筒凸缘,并将筒身套设于各该吸管体的该一对环形管体凸缘下方,而使各该筒身位于各该吸气孔的内部,且让各该环形套筒凸缘抵靠于该基体底缘,以复数个锁固件将各该定位套筒锁固于该基体底缘;
一缓冲弹簧,套设于各该吸管体而使顶端顶抵于各该定位套筒底缘;
复数个定位环体,结合于各该吸管体底部,而供各该缓冲弹簧的底端顶抵;以及
复数个吸嘴,卡扣于各该定位环体的底部。
其中,各该定位环体以紧配合方式结合于各该吸管体底部。
其中,还在该吸管体底缘与该定位环体内部设置一止漏垫圈。
如此,除了吸嘴本身的弹性之外,进一步利用缓冲弹簧吸收接触晶片时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晶片吸取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现有晶片吸取器的结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晶片吸取器;11基体;111吸气孔;12吸管体;121垫圈;13吸嘴;20晶片吸取器;21基体;211吸气孔;22吸管体;221环形管体凸缘;222-O形环;23吸嘴;24定位套筒;241筒身;242环形套筒凸缘;243锁固件;25缓冲弹簧;26定位环体;261止漏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宸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宸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9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控制装置及血压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水循环预埋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