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传动轴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3835.7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1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黄建民;魏端华;马继平;敖三林;孙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樟树市福铃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6 | 分类号: | F16D3/26;F16D3/12 |
代理公司: | 43207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33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万向节 传动轴 变速器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 变速器壳体 十字轴 减震 传动轴转动 后桥法兰盘 汽车传动轴 固定结构 活动连接 减震功能 减震设备 崎岖不平 汽车底盘 轴承弹性 弹性件 卡环卡 轴承套 插槽 插接 法兰 卡环 卡接 轴套 车身 转动 路段 行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传动轴固定结构,包括传动轴和变速器壳体。本实用新型中,将传动轴两端与十字轴进行卡接,再通过传动轴一端的法兰插与后桥法兰盘固定连接,传动轴另一端通过十字轴与主动万向节插活动连接,通过主动万向节插与变速器输出轴插接,同时将卡环卡接在变速器壳体一端开设的卡槽内进行固定,卡环通过弹性件与轴承弹性连接,轴承套接在主动万向节插一端表面,变速器输出轴通过插槽带动主动万向节插转动,主动万向节插通过轴套带动传动轴转动,当车辆在崎岖不平的路段行驶时,车身减震设备对汽车底盘进行减震,使得传动轴的整体运行角度发生变化,同时主动万向节插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做往复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传动轴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对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车来说是把变速器的转动传到主减速器的轴,它可以是好几节的,节与节之间可以由万向节连接。
传动轴运行过程中,当车辆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时,随着车身的减震设备对车身减震的同时会带动传动轴整体运行的角度发生变化,为了保障传动轴能够正常运行,主动万向节叉与变速器输出轴插接处有一段滑动的行程,以保证传动轴整体运行角度发生改变时,传动轴依然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但是在崎岖不平的道路行驶,传动轴整体运行的角度不断的进行变化,从而导致十字轴连接的挡盘一端通过主动万向节叉在变速器输出轴表面做往复运动,并且可能使得挡板撞击到变速器壳体上,而主动万向节叉与变速器输出轴节点发生不断的碰撞,从而增大了主动万向节叉与变速器输出轴的磨损,从而降低了主动万向节叉的使用寿命,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传动轴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传动轴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传动轴固定结构,包括传动轴和变速器壳体,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焊接有万向节套管,且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套管与十字轴卡接,所述传动轴一端的十字轴与法兰插卡接,且传动轴另一端的十字轴与主动万向节叉卡接,所述主动万向节叉表面一端焊接有挡盘,且挡盘一侧位于主动万向节叉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表通过弹性件与卡环弹性连接,且卡环通过卡槽与变速器壳体卡接,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部设有变速器输出轴,且变速器输出轴通过插槽与主动万向节叉插接,所述主动万向节叉通过轴套与变速器壳体内部插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传动轴两端分别焊接的万向节套管为U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环套接在主动万向节叉表面,且卡环的内环直径略大于主动万向节叉的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通过轴承套接在主动万向节叉表面,且弹性件的内环直径大于轴承的内环直径,并且弹性件的外环直径小于轴承的外环直接。
优选的,所述变速器输出轴表面开设有齿牙,且变速器输出轴通过齿牙与插槽内部开设的齿牙啮合。
优选的,所述主动万向节叉与插槽、卡环、弹性件、轴承、挡盘为一体式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樟树市福铃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樟树市福铃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3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