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5591.4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5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道军;张纪文;陆朝阳;徐遵主;李明;易斌;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6;B01D53/44;B01D53/6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蒋厦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再生 vocs 吸附 光催化 臭氧 协同 净化 装置 | ||
1.一种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内部环形分布的紫外灯管(1)和加热灯管(2),所述紫外灯管(1)和加热灯管(2)外周为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所述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通过装配在环形安装架(4)内的丝托缠绕形成环形布置;所述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外侧依次为负载光催化剂的活性炭纤维吸附层(5)、臭氧催化剂层(6)和集尘极(7),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层(5)、臭氧催化剂层(6)和集尘极(7)贴合在一起制成桶状结构,最外层的外侧集尘极(7)形成装置的骨架,为金属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管(1)和加热灯管(2)环形交替的分布在装置内,紫外灯管(1)和加热灯管(2)的数量根据处理废气风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管(1)为高纯石英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灯管(2)为卤素发热管或者碳素纤维发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为铜丝、钨丝或钼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直径不超过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架(4)配置有丝托和固定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的盖板,所述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通过装配在环形安装架(4)内的丝托缠绕形成环形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架(4)及盖板、丝托均为绝缘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发生极电净化丝(3)距离外侧的集尘极(7)不超过8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再生的VOCs吸附光催化和臭氧协同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极(7)为冲孔铝板、钢板或者导电ABS及其合金,所述集尘极(7)作为装置的骨架用于将净化后废气的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55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