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巡检无人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6156.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5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颜琼;李华伟;王文昆;罗梓河;王贤;朱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G01M5/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单元 数传电台 图传电台 发送 云台 本实用新型 无人机系统 桥梁 相机 桥梁表面 视频数据 地面端 巡检 采集 飞行控制信号 飞行状态数据 数据采集控制 无人机控制 获取数据 交互传输 人工操作 巡检方式 自动巡检 工作量 自动化 指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巡检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机载数据处理单元、云台相机、第一数传电台及第一图传电台。自动巡检过程中,机载数据处理单元向云台相机发送桥梁表面数据采集控制信号,机载数据处理单元向无人机发送飞行控制信号。云台相机采集的桥梁视频数据通过机载数据处理单元发送至第一图传电台,该桥梁视频数据由第一图传电台发送至地面端系统。第一数传电台与机载数据处理单元相连,桥梁巡检无人机系统通过第一数传电台实现与地面端系统之间无人机控制指令及飞行状态数据的交互传输。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巡检方式依靠人工操作无人机采集桥梁表面数据,自动化程度低、工作量大、获取数据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无人飞行器平台实现铁路、公路等桥梁巡检的桥梁巡检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到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按桥梁占线路 52%的比例计算,我国高铁桥梁约有一万余公里。像京津城际桥梁累计长度占全线正线总长的比例为86.6%,京沪高铁为80.5%,广珠城际为94.0%,武广客专为48.5%,哈大客专为74.3%。桥梁检测作为工程领域一项的常规作业类型,其检测范围通常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桥梁检测的种类分为经常性检测、定期检测和特殊检测三种。经常性检测由路段检测人或桥梁养护人员进行巡视检测。定期检测是对桥梁结构的质量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测。特殊检测是因各种特殊原因由专家们依据一定的物理、化学无破损检验手段对桥梁进行的全面察看、测强和测缺,旨在找出损坏的明确原因、程度和范围,分析损坏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潜在缺陷可能给结构带来的危险。桥梁检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桥梁进行定期的检测,可以建立和健全桥梁技术状况的相关档案;
第二,通过对桥梁进行定期的检测,可以检测桥梁的健康状况,进而及时发现病害或控制病害的发展;
第三,通过对桥梁进行定期的检测,可以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价,形成客观详实的统计资料,从而可以为桥梁的维修、加固和技术改造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四,通过对桥梁进行定期的检测,可以及时的发现桥梁的安全隐患,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常,桥梁检测的具体部位主要包括:桥梁底面、外沿面、底座、人行道、墩身、边栏等区域,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如附图2中所示,G为桥梁的人行道,H为轨道。长期以来,桥梁检测主要采用目视检测或者借助大型桥梁检测车或小型辅助检测仪器等方法来确定桥梁是否存在缺陷,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人员多、人工参与比例大、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其检测效果与巡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直接相关,因此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桥梁维护需求。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设备,为桥梁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检测手段在桥梁检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在无人机上搭载高清摄像设备,操作人员远距离控制无人机对桥梁外表面数据进行采集,再利用桥梁数据管理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处理,及对缺陷进行自动检测和人工校核,能够完成桥梁各种缺陷的检测。现阶段无人机巡检桥梁主要依靠工作人员遥控无人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1、桥梁所在环境复杂,很多横跨江、河、湖泊、峡谷,给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带来了诸多不便;
2、桥梁结构复杂,需要巡检的部分很多,包含墩身、外沿面、栏杆、墩台、桥梁底面等,工作量大,造成无人机操作复杂需要很高的技巧;
3、巡检过程一直需要人工操作无人机,效率低,且无人机飞行安全保障全部依赖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及工作态度,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4、桥梁底面GNSS信号受到遮挡,无人机在无GNSS信号下飞行,导航及定位完全依靠工作人员遥控操作,无人机巡检桥梁技术难度、安全隐患会大幅增加,容易出现无人机坠毁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6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