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6622.8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9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峰;梁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轩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51289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车身 挤压 挡板 压边机构 上模体 下模体 弹簧 模具 海绵垫 加工 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内底壁 弹出 取放 损伤 汽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该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包括上模体,上模体的下方设置有下模体,下模体的内底壁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顶部,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挤压块的底部,挤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海绵垫的底部。该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和挤压块方便了汽车车身的弹出,方便了汽车车身的取放,通过海绵垫可以防止挤压块与汽车车身碰撞,造成汽车车身的损伤,保证了汽车车身的安全性,方便了挤压块的使用,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方便了上模体与下模体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
背景技术
人们一说汽车,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汽车的车身。也就是说车身是汽车的标识性总成。车身代表了那款汽车的形象特征。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也就是汽车车身冲压模具。例如,顶盖翻边模、横梁加强板压形模等,目前,在现有的模具制造中,在模仁边缘处的汽车模具,需要进行压边,使得模具的边缘更为平顺,与模仁之间的缝隙更小。
目前,现有的传统侧面压合均通过人工敲边后在压合,不但生产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同时生产效率较低置,且模仁边缘处的压合并不太理想,好容易导致汽车车身不易取出问题,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压边机构生产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同时生产效率较低置,且模仁边缘处的压合并不太理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的下方设置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的内底壁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顶部,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挤压块的底部,所述挤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海绵垫的底部;
所述上模体的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底部,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的顶部,所述上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承力框架的底部,所述承力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承力件的顶部,所述承力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压边板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挤压块的顶部贯穿凹槽的内壁并位于下模体的内部;
所述挤压块与下模体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槽的两侧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活动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下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压边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位于上模体和下模体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压边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电热丝;
多个所述电热丝由前至后等距离排列。
可选的,所述上模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上模仁;
所述下模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模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加工用的模具压边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轩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轩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6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箔冲壳模具
- 下一篇:一种合金铝板压弧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