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轿车的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及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6955.2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果;吴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轿车 铝合金 车架 前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轿车的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及轿车,属于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前纵梁;连接两个前纵梁的横梁;两个衔接梁,每个衔接梁与前纵梁相连并用于连接轿车的横梁、前围板、前门槛梁和铝合金车架的地板纵梁;两个吸能式塔件,每个吸能式塔件与前纵梁远离横梁的一侧相连并用于连接衔接梁,吸能式塔件位于衔接梁靠近车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通过在前纵梁上设置与衔接梁相连接的吸能式塔件用于吸收沿前纵梁传递的能量以降低该衔接梁所吸收的能量,进而降低与衔接梁相关联的其它部件因碰撞力过强而导致的松动或变形,保证了人员及关键设备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轿车的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及轿车。
背景技术
随着轿车数量的增加和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要,轿车安全特别是碰撞安全越来越多的被关注,而轿车框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碰撞过程中轿车内部乘员的安全问题。该轿车包括燃油轿车、电动轿车等,具体可选为两厢车、三厢车、皮卡车、SUV、MPV、面包车和越野车等。
在已有的轿车铝合金车架的前端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前纵梁、将两个前纵梁连接起来的横梁以及与前纵梁相连并用于连接轿车的前围板、前门槛梁和铝合金车架的地板纵梁的衔接梁。当车辆发生正碰,前纵梁吸收正碰产生的能量并将部分能量传递给衔接梁,使前纵梁和衔接梁都发生形变,进而使与衔接梁相连的前围板发生松动,在正碰冲击力的带动下,前围板冲进驾驶室,直接威胁到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人们希望在车辆发生剧烈碰撞时,尽可能的降低衔接梁产生的变形风险,进而更好地保证车内人员及关键设备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轿车的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在车辆发生剧烈碰撞时,该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能够降低衔接梁的变形风险或变形程度,进而更好地保证车内人员及关键设备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轿车的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前纵梁;横梁,连接两个前纵梁;两个衔接梁,每个所述衔接梁与所述前纵梁相连并用于连接所述轿车的横梁、前围板、前门槛梁和铝合金车架的地板纵梁;两个吸能式塔件,每个所述吸能式塔件与所述前纵梁远离横梁的一侧相连并用于连接所述衔接梁,所述吸能式塔件位于所述衔接梁靠近车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为空心管结构,其横截面为“日”字形或“田”字形;在两个所述前纵梁的前后方向的后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的纵梁弯曲部,所述横梁与两个所述纵梁弯曲部的内侧相连,所述衔接梁与所述纵梁弯曲部的外侧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纵梁和横梁相连的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吸能式塔件和衔接梁;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与所述纵梁相连的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横梁和第一安装部相连的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吸能式塔件和第一安装部相连的第三安装部和与所述衔接梁、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连的第四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式塔件和衔接梁均为铝合金制造的真空压铸构件,所述前纵梁和横梁是由铝合金制造的挤塑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铝合金压铸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前纵梁末端远离横梁的一侧相连的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用于连接所述吸能式塔件和衔接梁。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梁包括框体和将所述框体的内腔划分为多个隔室的多个交错连接的隔板,所述框体用于连接所述轿车的横梁、前围板、前门槛梁和铝合金车架的地板纵梁。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吸能式塔件的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吸能式塔件靠近塔顶的台阶区相连,所述加强横梁为L形弯折板,所述L形弯折板上设置有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6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效融合农村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管道安全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