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8492.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3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策;胡剑锋;刘畅;赖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苏州达美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郝彩华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限 减薄率 测试 机构 | ||
1.一种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压模、垫模和底支撑组件,待测样件夹持在所述压模和所述垫模之间,所述压模位于所述垫模的上方,所述底支撑组件支撑在所述垫模的下方,所述底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万能试验机的工作台面上,所述底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试验时容纳所述冲头的容纳空间,所述冲头与所述万能试验机的上夹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模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待测样件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待测样件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第一开孔,所述垫模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冲头的中心轴线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冲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孔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上部,所述第一段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段的上部相接,所述第一段为直孔,所述第二段从上向下直径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腿和下底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垫模的底部,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下底板设置在所述万能试验机的工作台面上,各个所述支撑腿的内侧所围成的空间形成试验时容纳所述冲头的所述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上底板,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上底板与所述万能试验机的上夹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上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的工作表面为球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减薄率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的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于Ra0.4um,维氏硬度至少为750HV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苏州达美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苏州达美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84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杠杆原理转换的小功率启动器
- 下一篇:一种五味子的空气能烘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