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向手把前置的正三轮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0344.X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3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利民;陈天荣;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汗血马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M9/02;B62K25/04 |
代理公司: | 50210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2279 重庆市江津区珞***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头立管 从动链轮 前轮转向 主动链轮 上端 车架 前轮 链传动机构 三轮摩托车 方向手把 让位孔 主动轴 前置 正三轮摩托车 安装连接板 可调节链条 螺栓 减震装置 连接安装 箱体后部 箱体前部 向前延伸 周向固定 周向连接 轴承支承 方向把 连接板 轴心距 伸入 下端 支承 悬挂 | ||
一种方向手把前置的正三轮摩托车,包括车架,前轮转向柱支承于车架前端的车头立管内,前轮转向柱下端通过减震装置悬挂前轮,车架前端的车头立管上端连接安装连接板,一设有链传动机构的箱体位于车头立管上方通过螺栓与安装连接板固定连接,箱体的前端向前延伸,链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位于箱体前部固定在一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的转向主动轴上,转向主动轴上端与方向把座周向连接,形成方向手把前置,从动链轮位于箱体后部通过可调节链条与主动链轮相连,箱体的后部设有让位孔,前轮转向柱上端从让位孔伸入箱体与从动链轮周向固定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的轴心距大于或等于三轮摩托车前轮的半径,所述箱体的长度小于三轮摩托车前轮的直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方向手把前置的正三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通常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主梁上焊接一根车头立管,供前轮转向柱穿过,前轮转向柱的上端直接安装方向手把,由于车头立管与车架主梁是刚性连接,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路面反冲给前轮和车架的振动,会通过车头立管和前轮转向柱传给方向手把,让驾驶者手部感觉很大的震动力,驾驶者必须用力把握方向手把才能对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进行控制,致使驾驶者操控三轮摩托车很是费力,尤其是在崎岖山路和路面不平的道路上行驶,驾驶者就更是费力,而长时间震动也会导致感觉麻木,极容易引起交通安全事故。并且,国家对正三轮摩托车的整车长度作有规定,国家标准规定正三轮摩托车的整车长度的限值为 3.5m,不得对正三轮摩托车整车长度进行加长。但是,由于正三轮摩托车是深受山区和农村用户喜爱的廉价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由于整车长度受限,而传统正三轮摩托车的驾驶段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大,货箱的长度相对较短,导致正三轮摩托车难以承载体积相对较大的货物,使用户在运载货物时受到局限,一旦货物超出货箱,又会违犯交通规则,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参见图9,专利号为201310151897.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括有主梁 1、货箱支撑梁 2 的车架,主梁 1 的前端焊接有用于安装转向柱的车头立管 11,所述车头立管 11 内可转动配合一用于安装手把管的手把管转向柱,手把管转向柱的上端安装手把管,手把管转向柱的上、下端均伸出车头立管,车头立管与手把管转向柱之间设有推力轴承,手把管转向柱的上端通过螺母锁定,手把管转向柱与手把管键连接。在车头立管 11 后方的主梁 1 上焊接一用于安装前叉转向柱的前叉立管 12,所述车头立管11的上端高于前叉立管12的上端,所述前叉立管的下端低于车头立管的下端,以便于安装手把管和联动装置,前叉立管 12 与车头立管11 平行,便于安装联动装置。手把管转向柱与前叉转向柱之间通过联动装置相连。这种三轮摩托车,通过在车头立管11后方的主梁上焊接一前叉立管 12,车头立管 11中装配手把管转向柱,前叉立管 12安装前叉转向柱,虽然这种结构缩短了正三轮摩托车前轮前端与前照灯前端之间的无效长度,从而使正三轮摩托车可以在规定的整车长度内,对正三轮摩托车的货箱进行加长,达到整车不加长,货箱加长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结构的车头立管和前叉立管都是焊接固定在车架主梁形成刚性结构,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路面反冲前轮和车架的振动,仍然会通过前轮转向柱以及车架主梁上的前叉立管、车头立管传给方向手把,手把管转向柱与前叉转向柱之间的联动装置并不能克服这种强烈震动,使驾驶者手部仍然会感觉很大的震动力,难以达到驾驶省力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向手把前置的正三轮摩托车,它既能将方向手把前置安装,使驾驶座前移,将货箱向前加长,又能降低行驶振动对驾驶者手部的反向冲击,使驾驶者控制行驶和操控转向省力,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汗血马车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汗血马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03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提速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高速度反向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