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0928.7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1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生;邸曙升;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11012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裙 侧梁 本实用新型 电池包 下壳体 外壁 伸出 能量吸收效率 电池包壳体 边缘设置 电池模组 抗压结构 抗压性能 内部模组 碰撞实验 变形的 碰撞物 起始点 侧壁 反力 溃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包括电池包下壳体,所述电池包下壳体的边缘设置有侧梁,所述侧梁的外壁面向外延伸出连续的侧裙。本实用新型在侧梁的外壁面向外延伸出连续的侧裙,碰撞实验时碰撞物先接触到侧裙并提供反力,碰撞起始点比无侧裙结构更加远离电池模组,侧裙溃缩变形的过程中有更佳的能量吸收效率,增加了侧壁的抗压性能,对内部模组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包壳体在进行碰撞物测试时,碰撞物先接触电池包壳体的侧壁,对电池包壳体的抗压性能进行测试。
现有的电池包壳体的侧壁承受柱碰或侧碰时,容易变形进而挤压到内部电池,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而起火爆炸。为了抑制电池包壳体的变形,一般的对应手法是增加侧壁内的肋板或提升壁厚,并在电池包内密布横向横梁,但是这样会显著增加电池包壳体的重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抗压性强、重量轻的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压性强、重量轻的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包括电池包下壳体,所述电池包下壳体的边缘设置有侧梁,所述侧梁的外壁面向外延伸出连续的侧裙。
进一步地,所述侧裙的厚度小于所述侧梁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包括左侧梁和右侧梁,所述侧裙从所述左侧梁和所述右侧梁的外壁面向外延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侧裙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整包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裙与所述侧梁之间通过过渡结构连接,所述过渡结构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一个三角形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侧裙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一个矩形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侧裙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壁厚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两个矩形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侧裙的下表面与所述侧梁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 0-25mm。
进一步地,所述侧裙的宽度为55-8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侧梁的外壁面向外延伸出连续的侧裙,电池包壳体受到侧向碰撞时,碰撞物先接触到侧裙,侧裙提前对碰撞物提供反力,碰撞起始点比无侧裙结构更加远离电池模组,侧裙溃缩变形的过程中吸收能量,增加了侧壁的抗压性能,对内部模组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的碰撞实验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的抗压结构的局部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底板1 左侧梁2 右侧梁3 后横梁5
前横梁8 侧裙10 过渡结构20 碰撞物30
整包安装孔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0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