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2123.0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蒋霆辉;梁晓飞;宋萍;陆珺;邓海巨;孙剑玥;茅爱武;孙贤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霆辉;梁晓飞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A61B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血管 循环 肿瘤 细胞 捕获 网篮 | ||
1.一种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用于捕获从实体瘤脱离进入动、静脉血管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其特征在于,包括:
捕获导丝件,具有导丝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导丝部的一端的连接块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导丝部的另一端的连接柱;
捕获导管,套设在所述导丝部和所述连接柱的外部;以及
伸缩驱动杆,一端伸入所述捕获导管并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被推拉从而驱动所述导丝部伸出或缩进所述捕获导管,
其中,所述导丝部上由多个呈波浪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的导丝构成,每个所述导丝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
每个所述导丝上均孵有多靶向抗体层,当所述捕获导丝件被所述伸缩驱动杆推动从而伸出所述捕获导管时,所述导丝部依靠其自身的弹性张开呈网状让所述多靶向抗体层捕获所述循环肿瘤细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多靶向抗体层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形成在所述导丝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连接块呈圆锥形,所述导丝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块具有较大端面的一端上。
4.一种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用于捕获从实体瘤脱离进入动、静脉血管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其特征在于,包括:
捕获导丝件,具有连接块、导丝部以及连接管;
捕获导管,套设在所述导丝部和所述连接管的外部;以及
驱动件,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导丝部伸出或缩进所述捕获导管的伸缩驱动杆以及安装在该伸缩驱动杆的一端上的旋转驱动块,
其中,所述导丝部由多个周围导丝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周围导丝的中间位置的中心导丝构成,多个所述周围导丝和所述中心导丝上均孵有多靶向抗体层,
每个所述周围导丝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上,
所述伸缩驱动杆远离所述旋转驱动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捕获导管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周围导丝的另一端上,所述伸缩驱动杆上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
所述中心导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管的管孔、所述通孔后固定在所述旋转驱动块上,
所述旋转驱动块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伸缩驱动杆上,用于在所述导丝部伸出所述捕获导管后被逐渐旋出所述伸缩驱动杆从而拉动所述中心导丝和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捕获导管移动,进而使得多个所述周围导丝弯曲共同形成篮状让所述多靶向抗体层捕获所述循环肿瘤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连接块呈圆锥形,所述周围导丝和所述中心导丝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块具有较大端面的一端上,
所述连接块的直径大于所述捕获导管的内径,当所述伸缩驱动杆被拉动使所述导丝部向所述捕获导管移动时,所述连接块用于推动所述动、静脉血管中的少量血液进入所述捕获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捕获导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在所述导丝部位于所述捕获导管内时与所述周围导丝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相对应的凹槽,该凹槽上粘附有抗凝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静脉血管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网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中心导丝为镍钛记忆合金弯曲微导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霆辉;梁晓飞,未经蒋霆辉;梁晓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21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