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2129.8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4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项生田;王昌胜;程凯;冯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B62D2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前围板 横梁 通道 结构 | ||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围板横梁的承载能力有限,且从副车架往后传递的碰撞载荷无法通过纵梁向地板分散,导致碰撞过程中前围板侵入量过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在前围板中下部的前围板横梁、连接在前围板横梁左右两端的两个前纵梁内板、连接在前围板横梁上方的前地板和设在所述前地板上的前座椅前横梁,所述前围板横梁内连接有加强盒,所述前地板上连接有中通道,所述中通道的一端连接前座椅前横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高了横梁的承载能力;有效分散汽车前部碰撞中的碰撞载荷,降低了碰撞过程中前围板的侵入量;使前纵梁内板后段在汽车前部碰撞中的变形模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需要携带高压电池组,相较于同级别的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通常重200kg~300kg。当新能源汽车受到来自车头的剧烈碰撞而骤停时,增加的重量导致车辆前部在碰撞中受到的碰撞能量大大增加,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系数大幅下降。此外,新能源汽车通常将高压电池组布置在地板下,为了提高续航里程,电池组往往覆盖整个地板,这导致传统汽车布置在地板下的纵梁无法布置。传统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地板纵梁是分散碰撞载荷的重要路径;而新能源汽车由于缺少这条重要的分散载荷路径,在碰撞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的前围板侵入量增大,若传递到前围板上的碰撞能量过大,会大大增加车内乘员的受伤风险。现有传统汽车的前围板横梁,通常只承载前纵梁后部传递的碰撞载荷,一般截面较小,且内部通常没有加强结构,承载能力有限;在车辆前部碰撞中,从副车架往后传递的碰撞载荷通常经过纵梁延伸段向地板纵梁传递。因此,传统汽车前围板横梁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需求。
授权公告号CN2062432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板横梁加强结构,包括汽车前围板,所述汽车前围板下板面中部隆起形成一个“∩”形的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一个前围板下加强板,所述汽车前围板板面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个前围板加强横梁,且该前围板加强横梁根据所述汽车前围板的板面特征贴合固定在所述汽车前围板上;所述前围板下加强板整体呈“T”字形,由槽部和安装支撑部构成,其中槽部呈“∩”形,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适配,且槽部固定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安装支撑部贴合在汽车前围板的板面上,且在该安装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撑部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撑部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个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撑部上边沿的板面上立设有一个安装耳板,该安装耳板弯折成“U”字形,该安装耳板上设置有个两个过孔。
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车前围板上加设加强板和加强横梁的方法,对前围板的结构强度进行了明显提升,但是,在碰撞过程中,从副车架往后传递的碰撞载荷无法通过纵梁向地板分散,前围板的侵入量无法大幅降低,因而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作用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的承载能力有限,且从副车架往后传递的碰撞载荷无法通过纵梁向地板分散,导致碰撞过程中前围板侵入量过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所述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碰撞过程中的前围板侵入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包括连接在前围板中下部的前围板横梁、连接在前围板横梁左右两端的两个前纵梁内板、连接在前围板横梁上方的前地板和设在所述前地板上的前座椅前横梁,所述前围板横梁内连接有加强盒,所述前地板上连接有中通道,所述中通道的一端连接前座椅前横梁。
在所述前围板横梁中加设加强盒,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前围板横梁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传递碰撞载荷;在所述前地板上加设中通道,当发生碰撞时,从副车架往后传递的碰撞载荷可以通过中通道向前地板和前座椅前横梁分散,有效降低碰撞过程中的前围板侵入量,提高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21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装配式脚手架
- 下一篇:儿童用钢塑高密封复合型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