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6126.X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童邦荣;闫高峰;韩旭;吴泽勋;包国建;吴鹏;徐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11391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康正德;高钊 |
地址: | 3112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梁 前轮 纵梁 本实用新型 车辆行驶 方向设置 固定端 支撑端 车辆技术领域 驾驶员位置 轴向方向 车架 受伤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车架包括沿车辆行驶方向设置的纵梁,纵梁上设置有防撞梁。防撞梁沿车辆行驶方向设置于前轮的后方,防撞梁沿其轴向方向具有靠近前轮的支撑端和远离前轮的固定端,固定端固定于纵梁,支撑端固定于车辆的A柱。在纵梁上增加防撞梁,通过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前轮在受到碰撞后朝驾驶员位置移动,避免驾驶员受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非承载式车身汽车来说,在汽车发生正面偏置碰撞时,前车轮在受到壁障或者障碍物传递过来的碰撞力之后,在后续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转,从而挤压车身前地板,造成前地板侵入量过大甚至撕裂,从而将车轮推向车辆的客舱,对驾乘人员的下肢造成严重伤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的车企在纵梁上安装可弹出的可充气元件,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将可充气元件进行充气,阻挡前轮向驾驶员所在位置移动。但是,该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中防撞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改变碰撞力的传递路径,有效降低车辆纵梁的变形。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车架,其包括沿车辆行驶方向设置的纵梁;
前轮,设置于车架;
防撞梁,沿车辆行驶方向设置于前轮的后方,防撞梁沿其轴向方向具有靠近前轮的支撑端和远离前轮的固定端,固定端固定于纵梁,支撑端固定于车辆的A柱。
可选地,纵梁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上下设置的上纵梁和下纵梁,上纵梁和下纵梁之间固定有竖撑梁,防撞梁的固定端固定于竖撑梁。
可选地,支撑端通过横撑梁固定于A柱。
可选地,支撑端朝向前轮的位置设置有防撞板。
可选地,防撞梁的轴向方向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防撞梁为可溃缩式防撞梁。
可选地,纵梁包括设置于车辆前舱的支撑段、过渡段和沿车辆行驶方向向车尾延伸的车身段,竖撑梁设置于车身段和过渡段交接的位置。
可选地,沿车辆宽度方向车架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包括第一上纵梁和第一下纵梁,第二纵梁包括第二上纵梁和第二下纵梁。
可选地,在支撑段和过渡段位置处第一上纵梁到第二上纵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下纵梁到第二下纵梁之间的距离;在车身段位置处第一上纵梁到第二上纵梁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下纵梁到第二下纵梁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的距离沿车辆长度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车架包括沿车辆行驶方向设置的纵梁,纵梁上设置有防撞梁。防撞梁沿车辆行驶方向设置于前轮的后方,防撞梁沿其轴向方向具有靠近前轮的支撑端和远离前轮的固定端,固定端固定于纵梁,支撑端固定于车辆的A柱。在纵梁上增加防撞梁,通过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前轮在受到碰撞后朝驾驶员位置移动,避免驾驶员受伤。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的轴向方向与车身长度方向一致,设置于前轮后方的防撞梁可以将车轮受到的撞击力传递至后面的纵梁,增加碰撞力的传力路径,避免Kickdown区域发生过大变形,提高车辆碰撞安全性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6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轿车的铝合金车架后段结构及轿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