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非线性扭转隔振原理的双质量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8391.1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2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闫振华;吴高天;冯长江;徐铁鑫;王亚林;罗彦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F16F15/123 |
代理公司: | 22103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 双质量飞轮 中间连接盘 铆钉铆接 周向弹簧 径向弹簧 离合器摩擦盘 汽车运行过程 本实用新型 非线性扭转 低频振动 隔振原理 倾斜放置 变速箱 多工况 铆钉 隔振 联轴 同轴 发动机 隔离 扭转 | ||
一种基于非线性扭转隔振原理的双质量飞轮,包括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同轴,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之间设置有周向弹簧组、中间连接盘和四个倾斜放置的径向弹簧组,周向弹簧组件的周向一端与第一飞轮相对固定,周向弹簧组件的周向另一端与第二飞轮相对固定,中间连接盘与第二飞轮用铆钉连接,径向弹簧组一端与第一飞轮以铆钉铆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盘以铆钉铆接。双质量飞轮通常设置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第一飞轮与联轴器用铆钉铆接在一起,第二飞轮与离合器摩擦盘接触将动力传出。本实用新型隔离了双质量飞轮水平方向的低频振动,满足了汽车运行过程中多工况下的扭转隔振刚度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总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扭转隔振原理的双质量飞轮。
背景技术
双质量飞轮通常用作汽车动力传递过程中的减振器,以降低发动机输出轴的扭振,使汽车具有较好的NVH性能。现今的双质量飞轮可以实现两阶段减振,即扭转隔振器刚度两个值,然而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点火瞬间、怠速、加速、正常行驶等不同工况,不同工况对于扭转隔振器刚度的要求不同;尤其是自动挡汽车数量日益增加,目前的双质量飞轮不能适应城市内行驶的频繁点火熄火工况,因此双质量飞轮在扭转减振效果方面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非线性扭转隔振原理的双质量飞轮,以隔离水平方向的低频振动。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同轴,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之间设置有周向弹簧组、中间连接盘和四个倾斜放置的径向弹簧组,周向弹簧组件的周向一端与第一飞轮相对固定,周向弹簧组件的周向另一端与第二飞轮相对固定,中间连接盘与第二飞轮用铆钉连接,径向弹簧组一端与第一飞轮以铆钉铆接,径向弹簧组另一端与中间连接盘以铆钉铆接。
双质量飞轮通常设置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第一飞轮与联轴器用铆钉铆接在一起,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法兰盘用花键连接,第二飞轮与离合器摩擦盘接触将动力传出。
所述的周向弹簧组由大刚度弹簧、小刚度弹簧和滑块块构成,大刚度弹簧和小刚度弹簧串联,大刚度弹簧和小刚度弹簧之间设置滑块,滑块具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位于小刚度弹簧中,小刚度弹簧为两个,大刚度弹簧为四个。
所述的径向弹簧组由弹簧和弹簧杆构成,弹簧套在弹簧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输出轴传递至第一飞轮,第一飞轮旋转并使周向弹簧组件及径向弹簧组发生弹性形变,形变后的周向弹簧组件和径向弹簧组驱动次级的第二飞轮旋转并带动离合器旋转以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箱。动力经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的传递能够降低发动机输出轴的扭振,使汽车具有较好的NVH性能。
双质量飞轮中的弹簧在工作前均处于压紧状态。汽车点火瞬间,动力经发动机输出轴传递至双质量飞轮的第一飞轮,这时第一飞轮压缩周向弹簧组并使径向弹簧组的倾角改变且倾斜的径向弹簧组逐渐趋于绝对径向,周向弹簧组和径向弹簧组带动第二飞轮转动。由于周向弹簧组中大刚度弹簧和小刚度弹簧串联,所以此时被压缩的主要是小刚度弹簧,但是由于径向弹簧组刚度很大且倾斜放置对扭转减振器的刚度矫正作用,所以此时减振器整体刚度表现为大刚度,满足点火瞬间对隔振器大刚度的要求。在此之后,倾斜的径向弹簧组逐渐趋于绝对径向,而周向弹簧组依然是小刚度弹簧起作用,所以整体的减振器刚度逐渐减小,表现为小刚度。随着周向弹簧组继续被压缩,周向弹簧组中小刚度弹簧两端的滑块开始接触,此时小刚度弹簧失效,只有大刚度弹簧起作用,隔振器整体表现为大刚度。因此,双质量飞轮在工作过程中刚度随时间的变化为大刚度-小刚度-大刚度,能够满足汽车运行过程中各个工况对隔振器刚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隔离了双质量飞轮水平方向的低频振动,满足了汽车运行过程中多工况下的扭转隔振刚度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8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缸发动机振动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波纹橡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