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4633.X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玮;赵旭敏;彭慧明;卢林高;樊峰刚;马利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丰佩印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横向隔板 气液分离 分液器 下腔体 有效地 壳体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压缩机泵体 吸气 分离行程 辐射热量 高效分离 降低系统 结构噪声 进气通孔 壳体分隔 汽液分离 液态冷媒 轴线位置 混合物 冷冻油 上腔体 种分液 压缩机 空调器 侧壁 分液 围设 下腔 向内 旋进 噪声 交错 | ||
1.一种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横向隔板(20),所述横向隔板(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以将所述壳体(10)分隔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
旋线隔板,所述旋线隔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旋线隔板交错地设置于所述下腔体(12)内,相邻的所述旋线隔板与所述下腔体(12)的侧壁之间围设成独立的气液分离通道,所述气液分离通道沿所述下腔体(12)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朝向所述壳体(10)的轴线位置处旋进,所述横向隔板(20)上开设有与所述气液分离通道相连通的进气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结构还包括:
排气管(30),所述排气管(30)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下腔体(12)内,所述旋线隔板的朝向所述壳体(10)的轴线旋进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30)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排气管(30)上设置有回油孔(31),所述气液分离通道的末端通过所述排气管(30)的端部开口和所述回油孔(31)与所述排气管(3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43)和第二通道(44),多个所述旋线隔板包括:
第一旋线隔板(41),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设置于所述下腔体(12)内,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的第一端与所述横向隔板(20)相连接,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腔体(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下腔体(12)的内表面的第一位置处相连接,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的第二侧边沿所述下腔体(12)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朝向所述壳体(10)的轴线位置处旋进并与所述排气管(30)的外表面的第二位置处相连接;
第二旋线隔板(42),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设置于所述下腔体(12)内,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的第一端与所述横向隔板(20)相连接,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的第二端与所述下腔体(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的第一侧边与所述下腔体(12)的内表面的第三位置处相连接,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的第二侧边沿所述下腔体(12)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朝向所述壳体(10)的轴线位置处旋进并与所述排气管(30)的外表面的第四位置处相连接;
其中,从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的第一侧边至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依次与部分的所述下腔体(12)的侧壁、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的内表面、部分的所述排气管(30)的外表面围设成所述第一通道(43);
从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的第一侧边至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旋线隔板(42)依次与部分的所述下腔体(12)的侧壁、所述第一旋线隔板(41)的内表面、部分的所述排气管(30)的外表面围设成所述第二通道(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对称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对称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结构还包括分隔板组件,所述分隔板组件沿所述下腔体(12)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下腔体(12)内以将所述第一通道(43)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分离腔,和/或,所述分隔板组件沿所述下腔体(12)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下腔体(12)内以将所述第二通道(44)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分离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46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淋式气液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热泵余热辅助除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