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4633.X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5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玮;赵旭敏;彭慧明;卢林高;樊峰刚;马利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丰佩印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横向隔板 气液分离 分液器 下腔体 有效地 壳体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压缩机泵体 吸气 分离行程 辐射热量 高效分离 降低系统 结构噪声 进气通孔 壳体分隔 汽液分离 液态冷媒 轴线位置 混合物 冷冻油 上腔体 种分液 压缩机 空调器 侧壁 分液 围设 下腔 向内 旋进 噪声 交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分液器结构包括壳体;横向隔板,横向隔板设置于壳体内以将壳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旋线隔板,旋线隔板为多个,多个旋线隔板交错地设置于下腔体内,相邻的旋线隔板与下腔体的侧壁之间围设成独立的气液分离通道,气液分离通道沿下腔体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朝向壳体的轴线位置处旋进,横向隔板上开设有与气液分离通道相连通的进气通孔。这样能够有效地延长汽液分离通道的分离行程,实现对进入分液器内混合物的高效分离,降低系统带回的冷冻油在进入压缩机泵体时所含液态冷媒率,有效地提高了该分液器的分液效率,同时消除部分结构噪声和吸气噪声,并合理的利用压缩机的辐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转子压缩机所采用的分液器中,分液器的作用形式大部分为通过滤网过滤进入气体的杂质,并通过径向隔板阻挡分离压缩机泵体中吸入的冷媒中所含的液态体。该过程虽然高效但噪声较大,但分离效果不明显,并且随着输入混合物所含液态冷媒的增加,分液器的分离效果随之变差,并导致压缩机由于吸入大量液体而降低压缩效率。液体进入压缩容腔内会导致滚子和滑片在液击作用下产生分离,导致压缩机的性能波动和产生噪音。由于分液器的冷冻油和液态冷媒混合在一起,导致压缩机回油效率低,这是导致压缩机异常磨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分液器的研发过程中如何解决高效分离与回油效果,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同时压缩机内部的热量会通过热辐射的作用损耗掉一部分,如何合理利用该部分的热量降低压缩机吸入冷媒中所含的液态比率也是业界内崭新的领域。同时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伴随着压缩机的运行分液器也会产生许多的噪声,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将压缩机的模态特性降至最低并且能够消声一直是转子压缩机的分液器所面临的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液器结构分液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结构,包括:壳体;横向隔板,横向隔板设置于壳体内以将壳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旋线隔板,旋线隔板为多个,多个旋线隔板交错地设置于下腔体内,相邻的旋线隔板与下腔体的侧壁之间围设成独立的气液分离通道,气液分离通道沿下腔体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朝向壳体的轴线位置处旋进,横向隔板上开设有与气液分离通道相连通的进气通孔。
进一步地,分液器结构还包括:排气管,排气管从壳体的底部延伸至下腔体内,旋线隔板的朝向壳体的轴线旋进的一端与排气管的外表面相连接,排气管上设置有回油孔,气液分离通道的末端通过排气管的端部开口和回油孔与排气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多个旋线隔板包括:第一旋线隔板,第一旋线隔板设置于下腔体内,第一旋线隔板的第一端与横向隔板相连接,第一旋线隔板的第二端与下腔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一旋线隔板的第一侧边与下腔体的内表面的第一位置处相连接,第一旋线隔板的第二侧边沿下腔体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朝向壳体的轴线位置处旋进并与排气管的外表面的第二位置处相连接;第二旋线隔板,第二旋线隔板设置于下腔体内,第二旋线隔板的第一端与横向隔板相连接,第二旋线隔板的第二端与下腔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旋线隔板的第一侧边与下腔体的内表面的第三位置处相连接,第二旋线隔板的第二侧边沿下腔体的径向方向向内逐渐朝向壳体的轴线位置处旋进并与排气管的外表面的第四位置处相连接;其中,从第一旋线隔板的第一侧边至第一旋线隔板的第二侧边,第一旋线隔板依次与部分的下腔体的侧壁、第二旋线隔板的内表面、部分的排气管的外表面围设成第一通道;从第二旋线隔板的第一侧边至第二旋线隔板的第二侧边,第二旋线隔板依次与部分的下腔体的侧壁、第一旋线隔板的内表面、部分的排气管的外表面围设成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对称地设置,和/或,第二位置与第四位置对称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4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淋式气液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热泵余热辅助除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