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导电环的内装式卷扬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7489.5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0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权江涛;卢昊;焦生炉;彭玉兴;朱真才;姜伟;连旭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涛 |
地址: | 221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导电 内装式 卷扬机 | ||
1.一种改进导电环的内装式卷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卷筒(2)、电机(3)、正极导电环(4)、负极导电环(5)、正极电刷(6)和负极电刷(7),其中,电机(3)包括电机本体(10)、以及贯穿电机本体(10)两端面中心位置的转轴(11),电机本体(10)位于转轴(11)的中心位置,转轴(11)在电机本体(10)的驱动下进行转动;转轴(1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基座(1);
卷筒(2)外侧表面沿与其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绳槽(16),卷筒(2)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卷筒(2)沿其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电机本体(10)沿转轴(11)方向上的长度,且小于转轴(11)的长度;卷筒(2)固定套设于电机本体(10)上以转轴(11)为轴的外侧一周上,且电机本体(10)位于卷筒(2)两端之间的中心位置,卷筒(2)的内壁一周与其所对应电机本体(10)外侧一周的位置相固定连接,且卷筒(2)中轴线与转轴(11)所在直线相共线;
正极导电环(4)的半径与负极导电环(5)的半径彼此互不相同,正极导电环(4)、负极导电环(5)分别通过绝缘垫固定设置于电机本体(10)上同一端面上,正极导电环(4)的圆心位置与负极导电环(5)的圆心彼此位置重合,且转轴(11)过该圆心位置,以及正极导电环(4)所在面与负极导电环(5)所在面彼此共面,该共面与转轴(11)相垂直,正极导电环(4)、负极导电环(5)分别沿转轴(11)方向上的投影彼此互不重合,电机本体(10)上的正极与正极导电环(4)相对接连通,电机本体(10)上的负极与负极导电环(5)相对接连通;正极电刷(6)的其中一端、负极电刷(7)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绝缘垫固定设置于转轴(11)上、对应于正极导电环(4)、负极导电环(5)的一侧,正极电刷(6)的另一端与正极导电环(4)表面相接触,负极电刷(7)的另一端与负极导电环(5)表面相接触,且正极电刷(6)与负极电刷(7)彼此互不接触,基于转轴(11)与基座(1)的固定连接,在转轴(11)不转动、电机本体(10)工作转动下,正极电刷(6)的另一端始终仅与正极导电环(4)表面相接触,负极电刷(7)的另一端始终仅与负极导电环(5)表面相接触;
转轴(11)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电源线过孔(12),且电源线过孔(12)的两端分别位于卷筒(2)内部与外侧;外接电源的正极、负极分别通过导线经电源线过孔(12)、由卷筒(2)外侧进入卷筒(2)内部,并分别对接正极电刷(6)、负极电刷(7)上位于转轴(11)上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导电环的内装式卷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幅板(8)和右幅板(9),其中,左幅板(8)的中心位置、右幅板(9)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贯穿其两面的轴通孔,左幅板(8)和右幅板(9)的形状、外径均与所述卷筒(2)两端敞开口的形状、内径相适应,左幅板(8)、右幅板(9)分别固定设置于卷筒(2)两端敞开口位置,左幅板(8)的边缘一周、右幅板(9)的边缘一周分别与其所设卷筒(2)敞开口的边缘一周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依次穿过左幅板(8)上的轴通孔、右幅板(9)上的轴通孔,且各幅板上轴通孔内壁分别与其所对应转轴(11)位置处的外壁之间、通过轴承(13)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改进导电环的内装式卷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左幅板(8)、右幅板(9)的加固装置,各加固装置分别均包括至少三根幅板加强筋(17),幅板加强筋(17)的长度相等于幅板外径与其轴通孔内径间的差值,各加固装置中的各根幅板加强筋(17)分别固定设置于对应幅板表面,且各根幅板加强筋(17)上的其中一端对接所设幅板上轴通孔的边缘,各根幅板加强筋(17)上的另一端对接所设幅板的外边缘,以及各幅板上相邻幅板加强筋(17)相同位置之间彼此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改进导电环的内装式卷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涨紧套管(14),涨紧套管(14)的内径与所述电机本体(10)上以所述转轴(11)为轴方向的外径相适应,涨紧套管(14)固定套设于电机本体(10)上以转轴(11)为轴的外侧一周上,涨紧套管(14)的外径与所述卷筒(2)的内径相适应,卷筒(2)固定套设于涨紧套管(14)外侧一周上,且卷筒(2)中轴线与涨紧套管(14)中轴线、以及转轴(11)所在直线三者相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圣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圣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74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