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地船可预热新风的柴油机冷却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29358.9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3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鸣;刘志兵;冯树才;黄津津;蔡洁;濮骏;段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5/10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振红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冷却器 预热机 新风 本实用新型 第二换热器 第三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换热器 冷却水 预热 排出 柴油机冷却水 高温冷却水 冷却水系统 锅炉燃油 冷却水排 运营成本 换热 减小 原船 极地 锅炉 船舶 输出 消耗 配置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极地船可预热新风的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包括:用于输出冷却水的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用于接收从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排出冷却水并对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以及用于接收从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排出高温冷却水的第一新风预热机和第二新风预热机,第一新风预热机和第二新风预热机将预热后的冷却水排入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可减小船舶配置锅炉的容量,降低初期投资;同时可减少后期锅炉燃油的消耗,降低运营成本;对原船的冷却水系统功能和效果不会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地船可预热新风的柴油机冷却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极地等寒冷地区航行的船舶,需考虑极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地航行的船舶外界空气温度可以达到-30~-40℃,机舱进风如果直接将这样低温的空气从机舱棚引入机舱内,对机舱内的设备和环境是不利的,所以需要将进入机舱的新风加热至~5℃。目前通常船上使用燃油锅炉作为热源来加热新风,但是新风的量很大,这使得锅炉的配置很大,当船舶行驶在非极地时锅炉的使用负荷又很低,这其实是一种浪费。
因此,现有用于极地船的冷却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对机舱内的设备和环境不利;2)新风的风量较大导致船舶的锅炉配置较大;3)在非极地时锅炉的使用负荷较低,造成运输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用于极地船的冷却系统对机舱内的设备和环境不利、锅炉的配置较大以及运输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极地船可预热新风的柴油机冷却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极地船可预热新风的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包括:
用于输出冷却水的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
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排出冷却水并对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以及
用于接收从所述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排出高温冷却水的第一新风预热机和第二新风预热机,所述第一新风预热机和第二新风预热机将预热后的冷却水排入所述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冷水泵和第二冷水泵排入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内的高温冷却水通过第一冷却水增压泵和第二冷却水增压泵排入所述第一新风预热机和第二新风预热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与所述第一冷水泵和第二冷水泵之间的管道设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水泵和第二冷水泵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之间的管道设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冷却水增压泵和第二冷却水增压泵之间的管道设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一中央冷却器和第二中央冷却器之间的管道设有第四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新风预热机和第二新风预热机设于所述极地船机舱的进风总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新风预热机和第二新风预热机的位置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29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发动机散热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 下一篇:汽车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