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粒子植入器的穿刺针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1308.4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孙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子 植入 刺针 定位 装置 | ||
一种粒子植入器的穿刺针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底板,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第一限位部具有穿刺针槽,穿刺针槽能够与穿刺针的针体滑动连接;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安装底板上,当穿刺针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穿刺针槽配合时,穿刺针的针座位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第二限位部设有粒子植入通道,供粒子和推针穿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能够相向运动,对穿刺针的针座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第二限位部的相互配合,实现穿刺针的轴向固定,保证在手术过程中穿刺针深度不变,装置能够自动控制,且径向尺寸小,便于从穿刺针阵列中对接穿刺针以及撤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子植入器的穿刺针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放射性物质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生产、医疗应用等各个环节,尤其作为药品,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的临床应用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的一种。它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其临床应用拥有广阔的前景。
放射性物质通过粒子植入器植入人体体内,粒子植入器的前端连接穿刺针,后端连接推针。在手术过程中,一般是先将多根穿刺针按照预定的穿刺深度与位置穿刺到患者体内,然后再对每根穿刺针进行操作。对每根穿刺针进行操作时,首先利用粒子植入器对相应穿刺针进行对接,对接完成后,通过推针将粒子植入器中的粒子推进穿刺针中,再进一步将粒子植入病灶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CN207913023U中,公开了一种自锁紧持针器,该自锁紧持针器实现了穿刺针的轴向固定,该自锁紧持针器包括卡位钩、弹簧、解锁按钮、穿刺针引导口和穿刺针引导槽口,穿刺针的针座通过穿刺针引导口进入穿刺针引导槽口,穿刺针的针座进入引导槽口后,卡位钩自动弹开,针座到位后,经弹簧带动卡位钩实现自动锁紧穿刺针,实现穿刺针的轴向固定,操作完毕后,按压解锁按钮,解锁穿刺针。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穿刺针轴向固定的问题,但是必须人为操作去锁紧和解锁穿刺针的功能,十分麻烦,并且该自锁紧持针器零部件较多,体积较大,使得粒子植入装置操作空间进一步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穿刺针定位装置需手动操作且体积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粒子植入器的穿刺针定位装置,其不仅能够自动控制,且径向尺寸小,便于从穿刺针阵列中对接穿刺针以及撤离。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粒子植入器的穿刺针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穿刺针槽,所述穿刺针槽能够与穿刺针的针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当穿刺针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穿刺针槽配合时,穿刺针的针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限位部设有粒子植入通道,供粒子和推针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能够相对运动,对穿刺针的针座进行夹紧定位。
优选地,所述安装底板上设有机械安装接口,所述接口用于连接外部驱动部件,所述外部驱动部件为机械臂、直线运动模组或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底板、沿着穿刺针的轴向运动。
设计为第一限位部相对于安装底板运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和驱动连接件,所述驱动连接件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其中,所述驱动连接件为驱动杆,所述驱动源作用于所述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者
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推杆、推杆安装座和驱动杆,所述推杆安装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驱动源通过所述驱动杆作用于所述推杆安装座,所述推杆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座上,所述推杆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1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尾部受热面防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导线快速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