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活性碳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1613.6 | 申请日: | 201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付从林;汤小生;李盖华;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33107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碳罐 空腔 汽车用 壳体 隔板 本实用新型 适配性 上盖 蒸发挥发物 处理装置 隔板活动 汽车燃油 盖设 腔室 车型 油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活性碳罐,属于汽车燃油蒸发挥发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用活性碳罐适配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汽车用活性碳罐,包括壳体和盖设于壳体上的上盖,所述壳体和上盖之间具有用于供油气通过的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内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一分隔为若干个腔室,所述隔板活动设置于空腔一内。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活性碳罐的对不同车型的适配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燃油蒸发挥发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活性碳罐。
背景技术
汽车的活性碳罐内部充装有活性炭,可在引擎关闭时吸附由油箱及化油器所逸出的汽油蒸气,还可在发动机起动吹出吸附的汽油用于燃烧。因此,活性碳罐能很大程度减少废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是汽车点火系统和排放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
我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1351547Y;公告日:2009年11月25日)中公开了一种汽车、摩托车滤气用活性碳罐,由壳体、壳盖和内置的活性炭组成,在壳体底部上设置有油气进气通道和油气回收通道,活性炭上下部分分别设有用于限定活性炭用的过滤孔板和过滤垫,壳盖和活性炭过滤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限位的弹性元件,壳盖上设置有空气平衡通道和出气通道,可有效改善机动车的排放污染,有利于环保。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污染,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通过一块设有过滤垫的过滤孔板对碳罐内的活性炭进行压覆,活性炭可能由于紧实度不够出现晃动,影响活性炭对油气的吸附效果;并且该碳罐内只能盛装一种炭粉,且炭粉的容积无法调整,较难满足不同型号的车辆对碳罐性能的要求,不利于提高碳罐的适配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活性碳罐,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碳罐的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用活性碳罐,包括壳体和盖设于壳体上的上盖,所述壳体和上盖之间具有用于供油气通过的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内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一分隔为若干个腔室,所述隔板活动设置于空腔一内。
隔板的设置,将盛放炭粉的空腔一分隔为若干个腔室,可在充装炭粉时根据实际车型的需求调节各腔室内炭粉的型号,使碳罐内盛装有若干不同型号的炭粉,以满足不同车型对碳罐性能的要求,提高碳罐的适配性,同时充装炭粉后隔板压紧在炭粉上,可提高炭粉的紧实度,从而提高碳罐的油气吸附性能。并且,隔板活动设置于空腔一内,使得充装炭粉时各个腔室的容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碳罐内不同型号炭粉充装量的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碳罐只能盛装一种型号的炭粉且炭粉容积不可调节的结构,本专利实现了碳罐内可盛装若干中型号的炭粉以及炭粉容积的可调节性,提高了碳罐的适配性。
在上述的汽车用活性碳罐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隔板将空腔一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隔板压覆于下腔室内的炭粉上,所述上盖压覆于上腔室内的炭粉上。隔板压覆于下腔室的炭粉上,可提高下腔室内炭粉的紧实度,同时由于上腔室的体积相对于空腔一的体积有所减小,有利于保障上盖对上腔室内炭粉的压紧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上腔室内的炭粉紧实度,相比与现有技术中上盖直接压覆与空腔一内的炭粉上,本专利可提高上、下腔室内炭粉的紧实度,避免炭粉出现松散、产生异响,保障油气依次通过上腔室、隔板和下腔室时上、下腔室内的炭粉对油气的吸附效率,从而提高碳罐的吸附效果。并且本专利充装炭粉时,可先在空腔一内充装所需容积和型号的炭粉,然后将隔板压覆与炭粉上形成下腔室,再往隔板上继续充装所需容积和型号的炭粉,将上盖压覆于此炭粉上形成上腔室,从而便于在充装炭粉的过程中调节上、下腔室的容积以及炭粉型号,满足不同车型对碳罐性能的要求,提高碳罐的适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1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箭液体推进剂输送系统及传输管组件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炭罐组件及其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