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海收放绞车用自动补偿式排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9720.1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李建平;陈建锋;周道清;闫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6 | 分类号: | B66D1/36;B66D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杜春秋;姚姣阳 |
地址: | 21117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绞车 自动 补偿 式排绳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海收放绞车用自动补偿式排绳系统,包括控制器、卷筒和排绳器,所述排绳器包括排绳器马达和安装在排绳器马达一端的丝杆;还包括安装在滑轮支座板上的偏角补偿机构。所述偏角补偿机构包括导向支架、压绳轮、活动安装于丝杆上且可沿丝杆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本体和安装于本体一侧的滑轮;所述导向支架的中心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于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设计装有偏角补偿机构和测力传感器滑轮装置的排绳器,有效解决了深海收放绞车排绳系统在实际多层排缆中不能主动、实时补偿入绳偏角和缆绳张力过小而导致乱绳的缺陷。最终实现收放绞车多层缆绳的高效、紧密、整齐排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海收放绞车用自动补偿式排绳系统,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海测量船收放绞车系统由储缆绞车、排绳装置、转向装置和张力绞车组成。这种深海收放绞车通常对缆绳的收放量都达到了几千米到一万多米,缆绳在储缆卷筒上缠绕的层数多达二十几层,这就要求排绳器能够快速、整齐的进行多层缠绕排缆,才能确保高效作业。目前,对于收放绞车排绳系统,主要由马达、丝杆、滑轮、卷筒测速编码器和控制器组成,通过编码器检测卷筒每转一周并传输给控制器,再由马达驱动丝杆带动缆绳移动一个绳径的方法来实现自动排缆,但这种排绳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每圈绳间间隙误差、传动误差、绳张力过小时(缆绳过松)等的影响,会使缆绳进入卷筒的入绳角出现偏差,随着偏差的积累对于多层排缆就会出现乱绳、跳绳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收放绞车排绳系统不能实时、自动补偿缆绳入绳角偏差和绳子张力过小时引起的多层排缆容易出现乱绳、跳绳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独特且能够实现主动补偿缆绳入绳角偏差和缆绳张力过小的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海收放绞车用自动补偿式排绳系统,包括控制器、卷筒和排绳器,所述排绳器包括排绳器马达和安装在排绳器马达一端的丝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滑轮支座板上的偏角补偿机构;
所述偏角补偿机构包括导向支架、压绳轮、活动安装于丝杆上且可沿丝杆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本体和安装于本体一侧的滑轮;所述导向支架的中心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于本体上,所述导向支架的前端中间设有指针,后端左右两侧各垂直于本体固定安装有夹绳滚柱;所述本体的前端位于所述指针前端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位置开关和第二位置开关;所述压绳轮固定安装于本体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安装于滑轮安装轴上并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卷筒的绞车马达和安装于卷筒轴一端的测速编码器;所述绞车马达、测速编码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原理为:排缆工作时,由测速编码器将卷筒速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马达驱动丝杆带动缆绳进行正常排缆;当出现缆绳进入卷筒的偏角超出偏角补偿机构限定的角度范围时,由位置开关将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马达改变丝杆旋转速度或方向从而带动缆绳强制实时调节入绳角并保持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当出现缆绳负载超出预置张力T0一定范围时,由滑轮的测力传感器将缆绳张力信号T1传至控制器,与预置张力T0进行比较,当小于T0时控制绞车马达自动调节卷筒转速从而使缆绳张力达到预置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设计装有偏角补偿机构和测力传感器滑轮装置的排绳器,并与PLC控制器和液压控制阀组结合应用,有效解决了深海收放绞车排绳系统在实际多层排缆中不能主动、实时补偿入绳偏角和缆绳张力过小而导致乱绳的缺陷。最终实现收放绞车多层缆绳的高效、紧密、整齐排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排绳器偏角补偿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排绳器偏角补偿机构的局部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9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具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五金件加工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