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压水地层暗挖地下车站的全方位止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1078.0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积凯;吴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9/18;E02D5/04;E02D5/08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结构 地下车站 承压水 暗挖 箱形 地层 本实用新型 富水地层 纵向侧面 传统的 大空间 承压 底面 顶面 深埋 水面 地下 施工 建设 | ||
一种承压水地层暗挖地下车站的全方位止水结构,其中承压水地层暗挖地下车站的全方位止水结构,设置在承压水面以下的区域中;该全方位止水结构的整体呈箱形,包括顶面、纵向侧面、端面以及底面;所述全方位止水结构将待建地下车站围设在箱形内部的空间中;相邻两个面之间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无法完全满足在深埋富水地层进行地下大空间建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空间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承压水地层暗挖地下车站的全方位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暗挖车站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多采用管井降水和注浆止水,但大量降水容易引起地表及周边构筑物的沉降变形和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各种规定开始对地下水开采做出严格限定。同时,受制于注浆止水效果和地下大空间建设的强度需求,现有技术尚无法完全满足深埋富水地层地下大空间建设需求,因此就亟需一种新的施工方法解决富水地层地下大空间建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压水地层暗挖地下车站的全方位止水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施工方法无法完全满足在深埋富水地层进行地下大空间建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压水地层暗挖地下车站的全方位止水结构,设置在承压水面以下的区域中;该全方位止水结构的整体呈箱形,包括顶面、纵向侧面、端面以及底面;所述全方位止水结构将待建地下车站围设在箱形内部的空间中;相邻两个面之间相互连接。
优选的,在全方位止水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辅助通道,该辅助通道包括设置在待建地下车站前后两端的竖井、设置在待建地下车站前端上方和后端上方的横向通道以及设置在横向通道下方的施工通道;其中,横向通道位于竖井的底部一侧,并且横向通道与竖井之间相连通;所述横向通道与施工通道相连通;所述待建地下车站的前后两端、位于待建地下车站的外围浇筑有一层加固层;所述加固层沿着待建地下车站的外侧面设置,加固层的底部边缘位于施工通道底部以下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顶面、纵向侧面、端面以及底面的厚度分别为0.6~1m;所述顶面、纵向侧面、端面以及底面均由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拼合而成;该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呈箱形结构,相邻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之间通过扣件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扣件组件包括有公扣件和母扣件;所述公扣件连接在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一侧,由公扣件主体和第一限位板构成;所述公扣件主体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第一限位板有两块,分别连接在公扣件主体的上下两端;其中,每块第一限位板呈条状,且沿公扣件主体的长轴通长设置;所述母扣件连接在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上,且位于公扣件的对侧;所述母扣件由母扣件主体和第二限位板构成,母扣件主体的横截面呈C形,第二限位板有两块,分别沿纵向通长连接在母扣件主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母扣件插接在公扣件中,并且公扣件的第一限位板挡设在母扣件的第二限位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公扣件嵌在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中,并且公扣件上第一限位板的背部紧贴在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对应一侧的侧面上;所述母扣件上母扣件主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钢结构止水箱体单元对应一侧的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待建地下车站施工区域施作若干较大直径的通道形成作业面通道,并在作业面通道和横通道内分别施工帷幕箱体单元,并通过局部施工部位连接及施工缝处理,最终在车站顶部、两侧、底部和两端形成封闭式止水帷幕结构,最终达到了止水的效果,解决了富水地层暗挖车站施工建设难题。
2、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形成的止水帷幕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克服了现有地下空间止水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富水地层尤其是深埋富水地层地下大空间建设的需求,且避免了地下空间施工时的大量降水,避免了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1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淤泥中综合管廊的接头防腐构造
- 下一篇:应用于城市明挖隧道的满堂支护结构